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没有想到AI以这样的方式入侵人类——AI泛滥——关于AI的冷思考

最近,我常常在浏览网络时感到一种奇怪的不适感。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像是在庞杂的信息中迷失,又像是在盯着一面冷冰冰的镜子。文章里那些看似流畅、却让人读完毫无触动的文字;画面里那些比例完美、却没有“魂”的插图;甚至一些视频,节奏精准但毫无新意。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些内容,很多都是AI生成的。

刚开始,我对这种技术感到新鲜和兴奋。比如,AI写的文章一气呵成,看上去逻辑无懈可击;生成的图片色彩丰富,似乎比人手绘的还精美。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阅读这些内容时,心里竟然是空的。它们不出错,却也没有惊喜;没有明显的漏洞,但也缺乏个性。仿佛一个精致的商品,却无法带来任何情感上的共鸣。

而让我更警觉的是,这种现象不仅限于我消费的内容,而是正在侵蚀整个网络。到处都可以看到AI写的文章在大肆传播,有些是毫无意义的堆砌,有些则直接剽窃了人类原创内容的框架或灵感,换个形式重新包装成自己的东西。一些自媒体账号,明明靠AI批量生产内容,却以“原创”标榜自己,甚至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粉丝点赞。我心里明白,这并非他们的真正努力,但算法和流量已经成了判断内容价值的唯一标准,原创与否,似乎不再重要。

这些内容的问题不仅仅是“量多而质低”,更是它们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总想快点刷到“好东西”,却一次次失望。以前,那些能触动我的内容,往往是因为它有一个独特的视角,或者承载了作者深刻的思考与情感。但现在,这样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无温度的“快餐内容”,读完就忘,甚至连点开都觉得浪费时间。

这种空洞的感觉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内容究竟应该服务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流量,那AI生成内容的效率无疑是无与伦比的;但如果我们希望内容承载更多的温度、更多的人性,那么AI目前显然还做不到。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为真正的原创作者感到不平。对他们来说,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画、每一个创意,都是时间和心血的凝结。但现在,他们的作品却很可能被AI粗暴地模仿、改写,甚至被更低成本、更快产出的东西取代。平台算法也更倾向于推送那些“量产”的内容,而不是深耕细作的作品。这种趋势不仅打击了原创者的积极性,更让整个内容生态变得冷漠和功利。

我在想,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或许,我们需要为AI生成内容建立一个“隔离带”,就像在超市里为不同产品贴上标签一样,标注清楚“AI生成”或“人工原创”,让消费者可以自己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好内容”的标准,让那些真正有深度、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我相信,技术的进步不应该成为让人类文化变得冰冷的理由。内容创作的意义,从来都不只是填补空白,而是用文字、图像、声音去触碰人心,去传递一种难以替代的温暖和力量。而这,正是AI永远无法完全取代的东西。


http://www.mrgr.cn/news/70692.html

相关文章:

  • win10 禁止更新
  • 【如何用更少的数据作出更好的决策】-gpt生成
  • 算法专题十一: 基础递归
  • 39页PDF | 毕马威_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限免下载)
  • 《ShardingSphere 联邦查询分析》
  • Dockerfile详解:构建简单高效的容器镜像
  • 避免内存陷阱:掌握memcpy和memmove的正确用法
  •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科技赋能,打造未来管理新典范
  • 常见计算机网络知识整理(未完,整理中。。。)
  • Linux(CentOS)项目总结(前后端分离)
  • 【寻找重复数字】——脑筋急转弯...
  • 深入理解分支预测原理,揭开AMD Zen 5的高性能秘诀
  • 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 Qt文件系统-二进制文件读写
  • 【优选算法 — 滑动窗口】水果成篮 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
  • 函数
  • Flink独立集群+Flink整合yarn
  • MySQL-建表原则和方式
  • C语言中,“extern”关键字的含义与用法
  • [线程池]
  • day62 53.寻宝
  • 【编程概念基础知识】
  • 【数据结构】图的应用的时间复杂度
  • ‌MySQL 5.7和8.0版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主要包括性能优化、新特性引入以及安全性提升
  • 【FF++】FaceForensics++: Learning to Detect Manipulated Facial Images
  • SpringCloud微服务聚合工程创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