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大模型架构演变:主流模式的进化路径
多模态大模型主流架构模式的演化历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学习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单一模态不同,多模态学习旨在利用不同模态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之间的互补信息,构建更加全面、准确的智能模型。多模态融合是实现多模态学习的关键,其目标是在特征或决策层面实现不同模态表示的有效整合。然而,设计高效的多模态融合架构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模态间的异构性、语义鸿沟、数据预处理与对齐等。
针对这些挑战,学术界提出了多种多模态模型架构,并在图像描述、视频问答、语音识别等任务上取得了瞩目成果。但不同架构在融合方式、融合阶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亟需一个系统的比较分析框架。在此背景下,普渡大学的研究者发表了题为《The Evolution of Multimodal Model Architectures》的论文,从更高的视角审视多模态模型的演进脉络。该研究从融合粒度和位置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模态架构分类法,并详细剖析了四种主流架构模式的内在机理与优劣权衡,为多模态大模型的架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引。
本文将以该论文为基础,深入解读多模态大模型的四种主流架构模式,系统比较它们在数据要求、计算资源、扩展能力等方面的异同,重点分析Type C/D架构在构建any-to-any多模态模型中的独特优势,展望多模态大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文,读者将全面把握多模态模型架构设计的核心要点,了解不同架构的内在机理与权衡取舍,从而为实现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多模态大模型提供理论参考。
二、多模态模型的四大主流架构模式
多模态模型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融合方式和融合阶段。融合方式决定了不同模态信息的交互方式,主要包括连接(Concatenation)、元素级乘法(Element-wise multiplication)、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等。融合阶段则指多模态交互发生的位置,可以是模型的输入层、中间层或输出层。论文基于这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模态架构分类法,将现有模型归纳为四大类:Type A、B、C、D。
Type A和B属于内部融合范式,即多模态信息在模型的内部层进行交互融合。两者的区别在于融合方式:Type A采用标准的cross-attention机制,通过Query、Key、Value的计算实现不同模态特征的对齐与融合;Type B则使用自定义的融合层,如多模态Transformer、多模态注意力等,通过显式地建模模态交互来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
Type C和D则属于早期融合范式,即在模型的输入阶段就对不同模态数据进行融合。Type C的特点是使用模态特定的编码器,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编码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文本编码器等,将每种模态数据编码为统一的向量表示后再输入模型。Type D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分词器(Tokenizer),通过将图像、音频等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的token序列,实现了与文本模态的统一表示,大大简化了模型的输入接口。
总的来说,内部融合范式强调模态交互的灵活性和深度,但实现难度较高,对模型架构的侵入性较强;早期融合范式则着重于模态表示的统一与对齐,有利于构建端到端的任意模态到任意模态(Any-to-any)的多模态模型,但可能损失一些模态间的细粒度交互。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四种主流架构模式的内在机理与实现细节。
三、架构模式的内在机理与实现细节
1. Type A & B,内部融合范式
Type A和B的核心思想是在模型的内部层实现多模态信息的交互融合。以Type A为例,其采用了标准的cross-attention机制,通过将一种模态的特征作为Query,另一种模态的特征作为Key和Value,计算两种模态之间的注意力权重,实现特征对齐与融合。具体而言,对于给定的文本特征矩阵Q和图像特征矩阵K、V,cross-attention的计算过程如下:
Attention(Q,K,V)=softmax(QKT/√dk)VAttention(Q, K, V) = softmax(QK^T/√d_k)V
其中,Q、K、V分别表示Query、Key、Value矩阵,d_k为Key向量的维度,softmax函数用于将注意力权重归一化为概率分布。通过这种方式,模型可以自动学习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精细粒度的信息融合。
与Type A不同,Type B架构引入了自定义的融合层,如多模态Transformer、多模态注意力等,通过显式地建模模态交互来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以多模态Transformer为例,其在标准Transformer的基础上,引入了模态嵌入(Modal Embedding)和模态注意力(Modal Attention)两个模块。模态嵌入将不同模态的输入映射到同一语义空间,模态注意力则通过引入模态间的交互项,显式地建模不同模态特征的交互。这种自定义融合层可以更好地捕捉模态间的高阶关联,实现更强大的表示学习能力。
2. Type C & D,早期融合范式
Type C和D的共同点是在模型的输入阶段实现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区别在于融合的粒度和方式。Type C架构采用模态特定的编码器,如CNN、RNN等,将每种模态数据编码为统一的向量表示后再输入模型。以图文匹配任务为例,Type C架构首先使用CNN对图像进行编码,提取其高层语义特征;然后使用RNN对文本进行编码,提取其上下文信息。最后,将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拼接成一个统一的多模态向量,作为下游任务的输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不同模态的特征提取可以并行进行,易于扩展新的模态。但其局限性在于忽略了模态间的细粒度交互,特征表示的语义空间可能不一致,影响最终的任务性能。
Type D架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分词器,将图像、音频等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的token序列,实现了与文本模态的统一表示。具体而言,Type D架构先使用预训练的分词器(如BPE、WordPiece等)将文本切分为子词单元;然后使用卷积或Transformer等模型提取图像特征,并将其量化为离散的视觉token。通过这种方式,不同模态数据被统一表示为token序列,可以直接输入到基于自注意力的Transformer等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多模态学习。Type D架构的优势在于简化了模型的输入接口,减少了模态间的信息损失,为构建any-to-any多模态模型奠定了基础。但其挑战在于如何设计高效的分词算法和量化策略,以平衡计算效率和表示精度。
四、四种架构模式的优劣势比较
为了全面评估四种多模态架构模式的性能,我们从数据要求、计算资源、架构复杂度、可扩展性、引入新模态的难易程度、支持的训练目标和any-to-any生成能力等角度进行了系统比较。
在数据要求方面,内部融合范式(Type A/B)通常需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多模态数据进行训练。这是因为内部融合着重于挖掘模态间的深层语义关联,需要大量数据样本来学习不同模态特征的对齐与融合。相比之下,早期融合范式(Type C/D)对数据规模和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Type C架构可以利用各模态独立的预训练模型,在较小的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微调;Type D架构通过分词器将不同模态数据统一表示,可以利用大规模单模态语料进行预训练,减少了对多模态数据的依赖。
在计算资源方面,内部融合范式对计算力的需求更高。以Type A为例,其采用了标准的cross-attention机制,需要计算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pairwise attention,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较高。Type B引入自定义融合层,如多模态Transformer,更是将计算开销提高了数个量级。相比之下,早期融合范式的计算效率更高。Type C架构可以并行计算不同模态的特征,只在输入层进行一次融合,计算开销相对较小。Type D架构虽然引入了分词器,但可以通过离散的token表示简化后续的特征交互,在推理阶段的计算效率较高。
在架构复杂度和可扩展性方面,四种架构模式各有优劣。Type A架构采用标准的cross-attention机制,实现起来较为简单,但其将不同模态的特征交织在一起,扩展性受限。Type B架构引入自定义融合层,在提高模型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架构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Type C架构具有良好的模块化特性,不同模态的编码器可以独立设计和训练,易于添加新的模态。但Type C在引入新模态时需要重新设计对应的特征提取器,扩展成本较高。Type D架构通过分词器实现了模态表示的统一,新增模态只需修改输入层,无需改动模型内部结构,扩展性最强。
在引入新模态的难易程度方面,四种架构模式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Type A/B架构,引入新模态需要修改模型内部结构,调整cross-attention或自定义融合层的超参数,难度较大。而对于Type C架构,由于采用了独立的模态编码器,引入新模态只需添加对应的特征提取器,实现起来相对容易。Type D架构在引入新模态时最为便捷,只需修改输入层,设计对应的分词方法即可,无需改动模型的核心部分。
最后,也是与实战相关度最高的支持训练目标和any-to-any生成能力方面,不同架构模式也有各自的侧重点。Type A/B架构擅长挖掘模态间的深层语义关联,更适合多模态融合、对齐等任务。但它们在any-to-any多模态生成方面存在局限,难以实现任意模态到任意模态的转换。Type C架构通过将不同模态映射到公共语义空间,在多模态表示学习和跨模态生成任务上展现出优势。但Type C架构的any-to-any生成能力仍受限于模态编码器的设计。Type D架构凭借统一的token表示和强大的生成式预训练,在any-to-any多模态生成任务上脱颖而出。代表性的Type D模型,如DALL·E、CogView等,已经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跨模态生成效果。
如下表所示,四种多模态架构模式在不同评估维度上各有千秋。Type A/B架构擅长挖掘模态间的深层语义,但对数据质量和计算资源要求较高,扩展性和any-to-any生成能力较弱。Type C架构在计算效率、模块化设计上具有优势,但引入新模态的成本较高。Type D架构凭借分词器实现了模态表示的统一,在any-to-any多模态生成、引入新模态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对分词算法和量化策略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任务需求、数据规模、计算资源等因素,对不同架构模式进行权衡取舍,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未来,也许hybrid架构的探索有望集多家之长,实现多模态架构的全面优化。
评估维度 | Type A | Type B | Type C | Type D |
---|---|---|---|---|
数据要求 | 高 | 高 | 中 | 低 |
计算资源需求 | 高 | 很高 | 中 | 中 |
架构复杂度 | 低 | 高 | 中 | 中 |
可扩展性 | 差 | 中 | 好 | 很好 |
引入新模态难度 | 大 | 大 | 中 | 小 |
擅长任务 | 多模态融合、对齐 | 多模态融合、对齐 | 多模态表示学习、跨模态生成 | Any-to-any多模态生成 |
五、Any-to-any多模态模型的架构选择
随着多模态学习的不断深入,构建any-to-any多模态模型成为了研究的新热点。Any-to-any多模态模型旨在打破模态壁垒,实现任意模态到任意模态的转换和生成。这对于实现多模态对话、跨模态检索等高层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any-to-any多模态模型时,Type C和Type D架构凭借其在模态表示统一、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Type D架构之所以备受青睐,核心在于其引入了分词器,通过将不同模态数据统一表示为离散的token序列,简化了模型的输入接口。这种统一表示不仅方便了多模态数据的对齐,也为实现任意模态到任意模态的转换提供了基础。此外,Type D架构通过预训练大规模多模态语料,可以学习到更加通用、鲁棒的跨模态表示,进一步提升了Any-to-any多模态任务的性能。代表性的Type D架构包括DALL·E、CogView等。
Type C架构虽然没有显式地统一模态表示,但其采用独立的模态编码器,可以更好地保留每种模态的独特特征。这种解耦的设计使得Type C架构在引入新模态时更加灵活,不需要修改已有的模型结构。此外,模态编码器可以使用各种预训练模型(如BERT、ResNet等),充分利用已有的单模态训练资源,减少计算开销。近期兴起的一些非分词化的多模态模型(如CLIP、ALIGN等)就是Type C架构的代表。
在构建any-to-any多模态模型时,Type C和Type D架构凭借其在模态表示统一、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场景、数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最优的架构方案。
以智能客服系统为例,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多模态对话模型,能够处理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形式的用户输入,并生成自然、流畅的多模态响应。在这种场景下,Type D架构可能是更好的选择。首先,客服场景下的用户查询种类繁多,涉及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模态,需要模型具备强大的any-to-any生成能力,Type D架构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次,客服对话通常具有一定的领域特点,需要模型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垂直领域。Type D架构可以通过在大规模通用语料上预训练,再在特定领域数据上微调,实现较好的领域迁移能力。最后,客服系统需要实时响应用户的请求,对推理速度有较高要求。Type D架构可以充分利用GPU等硬件加速,在线上服务时实现高效的实时计算。
再以智能医疗影像分析为例,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多模态诊断模型,能够同时分析患者的影像数据(如CT、核磁共振等)和临床信息(如病历、化验单等),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在这种场景下,Type C架构可能更为合适。首先,医疗影像数据通常具有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如骨骼、器官的形状、位置等,适合使用CNN等模态特定的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Type C架构恰好支持为不同模态定制特征编码器,能够充分利用医疗影像的结构化信息。其次,临床诊断任务对模型的可解释性有较高要求,需要模型能够给出诊断结果的依据和推理过程。Type C架构通过独立的模态编码器,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不同模态特征在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最后,医疗数据的标注成本较高,往往难以获得大规模的多模态训练集。Type C架构可以利用已有的单模态医疗数据进行预训练,再在较小的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微调,缓解了数据稀缺的问题。
除了上述两个场景,在智能教育、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我们也需要权衡不同架构的优劣,选择最优的方案。总的来说,Type D架构在通用性、扩展性、生成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合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和any-to-any生成任务。而Type C架构则在利用模态特定的结构化信息、提高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更适合数据稀缺、对可解释性要求较高的垂直场景。
随着多模态预训练的发展,Type C架构有望成为Type D的一种有力替代和补充。一方面,Type C架构可以继承强大的单模态预训练模型,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模态编码;另一方面,通过设计模态对齐的损失函数(如对比学习损失),Type C架构也能学习到统一的跨模态表示,在any-to-any多模态任务上实现与Type D相媲美的性能。
未来,Type C和Type D架构很可能会进一步融合,结合两者的优点。例如,我们可以在Type D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模态特定的编码器,在统一的token表示之上,再进行模态特定的特征提取和交互。这样既能够发挥Type D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又能够利用Type C的结构化信息和可解释性。此外,针对不同任务场景,设计更加灵活、高效的混合架构,也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六、启示与展望
通过对四种主流多模态架构模式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关键观点: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多模态架构的创新可以作为推动多模态学习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最初的简单拼接,到cross-attention、自定义融合层,再到模态特定编码器、分词器等,多模态架构设计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了任务性能的大幅提升。未来,深入探索模态交互、对齐、融合等机理,设计更高效、更智能的多模态架构,仍将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当然,随着野蛮生长的各类模型出炉,多模态模型的评估标准也亟待建立和完善。目前,不同架构模式在不同数据集和任务上的表现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评估基准。建立多样化的多模态基准测试集,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综合考察模型的准确性、泛化性、鲁棒性等性能,对于推动多模态研究的规范化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践落地中,面向垂直场景的架构优化是未来的重要方向。现有的多模态架构大多面向通用任务,在特定垂直场景(如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的适用性有待验证。针对垂直场景的数据特点、任务需求,定制优化多模态架构,将是提升实际应用价值的必由之路。
在大语言模型的勃兴之后,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多模态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构建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模型成为可能。这些多模态大模型可以作为强大的特征提取器和few-shot学习器,赋能智能搜索、人机交互、内容创作等关键应用。同时,多模态大模型也为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加深我们对人类多模态感知、学习、推理等机制的理解。
未来的AGI之路中,多模态大模型的架构创新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决定未来走向的重要路径。Type A到Type D的演进历程展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也为未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立足模态交互机理、注重评估标准建设、面向垂直场景优化、聚焦大模型应用,将是推动多模态架构持续创新的关键抓手。可以预见,随着多模态架构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大模型必将在智慧城市、智能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第一阶段(10天):初阶应用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 大模型 AI 能干什么?
- 大模型是怎样获得「智能」的?
- 用好 AI 的核心心法
- 大模型应用业务架构
- 大模型应用技术架构
- 代码示例:向 GPT-3.5 灌入新知识
- 提示工程的意义和核心思想
- Prompt 典型构成
- 指令调优方法论
- 思维链和思维树
- Prompt 攻击和防范
- …
第二阶段(30天):高阶应用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 为什么要做 RAG
- 搭建一个简单的 ChatPDF
- 检索的基础概念
- 什么是向量表示(Embeddings)
- 向量数据库与向量检索
- 基于向量检索的 RAG
- 搭建 RAG 系统的扩展知识
- 混合检索与 RAG-Fusion 简介
- 向量模型本地部署
- …
第三阶段(30天):模型训练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 为什么要做 RAG
- 什么是模型
- 什么是模型训练
- 求解器 & 损失函数简介
- 小实验2:手写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并训练它
- 什么是训练/预训练/微调/轻量化微调
- Transformer结构简介
- 轻量化微调
- 实验数据集的构建
- …
第四阶段(20天):商业闭环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 硬件选型
- 带你了解全球大模型
- 使用国产大模型服务
- 搭建 OpenAI 代理
- 热身:基于阿里云 PAI 部署 Stable Diffusion
- 在本地计算机运行大模型
- 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 基于 vLLM 部署大模型
- 案例:如何优雅地在阿里云私有部署开源大模型
- 部署一套开源 LLM 项目
- 内容安全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
- …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