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图像分类数据集OrangeFruitDaatset-8600
文章目录
- 1. 前言
- 2. 数据类别介绍
- 3. 数据集地址
1. 前言
柑橘,作为水果界的 “宠儿”,不仅以其酸甜可口的味道深受大众喜爱,更是在全球水果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早餐中的一杯橙汁,还是下午茶里的柑橘甜点,柑橘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为无数人带来了味觉上的享受 。
据统计,全球柑橘的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可观,是许多国家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作为柑橘的主要产地之一,柑橘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从南到北,众多地区都有柑橘的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然而,在柑橘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场无声的 “健康危机” 正悄然降临,那就是柑橘病虫害。
柑橘病害种类繁多,其中柑橘溃疡病(Citrus canker)和柑橘黑点病(melanose)对柑橘的危害尤为严重,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时刻威胁着柑橘的健康生长。这些病害不仅对柑橘树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柑橘产量大幅下降,品质变差,还使得果农们的辛勤付出付诸东流,经济损失惨重。
2. 数据类别介绍
数据包含 3 类图像:
柑橘溃疡病(Citrus canker):3000 张图片;
柑橘黑点病(melanose):3000 张图片;
健康柑橘图片:2600 张图片。
2.1 溃疡病citrus canker
柑橘溃疡病,这个臭名昭著的 “植物杀手”,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也是国内外严格防控的植物检疫对象 。在我国华南地区的柑橘产区,它的肆虐让果农们苦不堪言,受害情况相当严重。它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枝梢和果实,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不仅使柑橘的经济价值大幅降低,还严重影响了柑橘的外销。
图像如下:
2.1.1 特征
其特征在不同部位会有所不同,描述如下:部位 | 症状 |
---|---|
叶片 | 1. 叶片感染溃疡病,起初叶背出现暗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就像被人用细细的针蘸了墨水滴在上面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同时叶片正背两面均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的病斑。 2. 病部木栓化,表面变得粗糙不堪,就像老人粗糙的手掌。 3. 病部中心凹陷,周围有黄色晕环,后期病斑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仿佛一个个小小的火山在叶片上爆发。 |
枝梢 | 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却不显黄色晕环。 枝梢上的病斑会阻碍枝梢的正常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枝梢枯死 |
果实 | 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却不显黄色晕环。 果实上的病斑则会让果实表面变得粗糙,失去原有的光泽和美观,品质大打折扣。 |
2.1.2 病原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原核生物黄单胞杆菌属,它的形状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阴性反应。特型 | 描述 |
---|---|
生存能力 | 生存能力也很强。 在 5 - 38°C 的温度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20 - 30°C; 在病组织中可存活 6 个月以上,不过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短,不超过 21 天。 |
传播途径 | 主要有两种; 近距离传播时,它会借助风、雨、昆虫和枝叶交接,从柑橘树的伤口、气孔和皮孔等处侵入; 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通过带病的苗木、接穗和果实来实现。 |
2.1.3 发病规律
发病规律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物候期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素 | 详细解释 |
---|---|
气候条件 | 高温高湿的环境是它最喜欢的,相对湿度大于 85%,水湿 20 分钟它就能侵入柑橘树体,温度在 20 - 36°C 时,它更是活跃。 |
柑橘对它的抗性 | 橙类(酸、甜橙)气孔密,中隙大,易感病; 柑类(蕉柑、碰柑、温州蜜柑)则是轻感品种; 桔类(福桔、南丰蜜桔和金桔)气孔隙稀,中隙小,抗病能力较强。 |
物候期 | 嫩梢自剪(萌芽后 30 - 45 天)至转绿期(萌芽后 50 - 60 天),长在 3 - 13 公分时最容易发病; 幼果直径在 1.5 - 3 公分(落花后 35 天左右 - 70 天左右)时发病达到高峰。 刚谢花的幼果和老熟组织(着色后)则相对抗病。 |
栽培管理 | 如果偏施氮肥,会使柑橘树更容易发病,增施钾肥则发病较轻; 不适当修剪夏梢、夏梢过多,或者果园有叶蛾为害,都会加重病情; 高温高湿的条件适宜柑橘发病,树龄大的柑橘树比树龄小的发病少。 |
2.2 黑星病melanose
柑橘黑点病,又称沙皮病,也是一种对柑橘危害较大的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多个柑橘产区广泛发生,我国也未能幸免。它主要危害柑橘的果实、叶片和枝梢,严重影响柑橘的外观品质和市场销售价格。图像如下:
2.2.1 特征
其特征在不同部位会有所不同,描述如下:部位 | 症状 |
---|---|
果实 | 发病初期会出现许多小黑点,就像被人撒上了一把细细的黑芝麻。 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小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直径 1 - 5 毫米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呈褐色或黑色,中央稍凹陷,表面粗糙,就像被砂纸打磨过一样。 这些病斑会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
叶片 | 叶片上的症状则相对较轻,初期为淡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上会出现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
果实 | 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却不显黄色晕环。 果实上的病斑则会让果实表面变得粗糙,失去原有的光泽和美观,品质大打折扣。 |
2.2.2 病原
柑橘黑点病的病原菌是柑橘间座壳菌,它的发病规律与气候、树龄、施肥水平和杀菌剂的使用次数等因素有关。特征 | 描述 |
---|---|
发病过程 | 它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过冬。第二年春季,当气温回升,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器会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到柑橘的新梢、嫩叶和幼果上,从表皮直接侵入或通过气孔侵入。 |
发病规律 | 果实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但以果实膨大期最感病; 树龄越大、施肥水平越低、杀菌剂使用次数越少,黑点病的严重度就越高。 |
防治 | 在防治方面,虽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等,但由于其病原菌的顽固性和传播的广泛性,防治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果农们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 |
2.3 健康柑橘果
在了解了柑橘溃疡病和柑橘黑点病这两种可怕的病害之后,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健康的柑橘,感受一下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图像如下:
特点:
部位 | 特点 |
---|---|
叶片 | 犹如一片片翠绿的翡翠,散发着明亮而富有光泽的绿色。 它们质地柔韧,脉络清晰,边缘光滑整齐,没有任何病斑、孔洞或卷曲的现象。 在微风的吹拂下,叶片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健康与茁壮。 |
果实 | 圆润饱满,色泽鲜艳,表皮光滑细腻,如同精心打磨过的宝石。 它们散发着浓郁的果香,让人闻之垂涎欲滴。 用手轻轻抚摸,能感受到果实的坚实与弹性,这是它们健康生长的有力证明。 |
枝干 | 粗壮而挺拔,树皮光滑,没有裂缝、溃疡或流胶的情况。 枝干上布满了细小的皮孔,这些皮孔是树木呼吸和交换气体的通道,健康的皮孔表明枝干的生理功能正常。 |
与染病的柑橘相比,健康柑橘的优势不言而喻。它们不仅能够为果农带来丰收的喜悦,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可口的水果,还能为整个柑橘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持柑橘的健康,是每一位柑橘种植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享受柑橘美味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柑橘是否健康,提前发现病害的端倪呢?柑橘病害图像分类技术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帮助 。
3. 数据集地址
OrangeFruitDaatset数据集一共8600张图像:
第1部分,2000张: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1386397/90588820
第2部分,2000张: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1386397/90588830
第3部分,2000张: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1386397/90588843
第4部分,2600张: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1386397/90588858
如果有用,请点个三连呗 点赞、关注、收藏
。
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