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基础学习一:MCP概述与基础
MCP概述与基础
什么是MCP?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由Anthropic公司于2024年11月推出的一种开放协议,旨在实现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的无缝集成。MCP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使AI模型能够安全、高效地与外部资源交互,类似于USB-C接口为设备提供统一连接方式。
MCP的核心功能
- 资源(Resources):提供类文件数据,如API响应、文件内容等。
- 工具(Tools):可以被调用的函数,例如查询数据库或获取天气预报。
- 提示(Prompts):帮助用户完成特定任务的预设模板,优化LLM的输出。
- 采样(Sampling):支持动态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MCP的架构与工作原理
MC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主要由以下组件构成:
- MCP主机(Host):运行LLM的应用程序(如Claude Desktop),负责发起与MCP服务器的连接。
- MCP客户端(Client):在主机应用程序内部运行,与MCP服务器建立1:1连接,负责协议通信。
- MCP服务器(Server):提供对外部数据源和工具的访问,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工作流程如下:
- 主机启动客户端。
- 客户端连接到MCP服务器。
- 服务器提供资源、提示或工具。
- LLM使用这些信息生成响应。
MC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功能
- MCP客户端:负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处理消息的序列化和通信模式。
- MCP服务器:提供特定功能的轻量级程序,例如访问数据库、文件系统或第三方API。
学习资源
- MCP基础教程:MCP基础教程。
- MCP介绍与架构概述:MCP介绍与架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