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智能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热电传感器四个定律)

热电传感器:

两种不同的导体两端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接点温度不等时(设 ),回路中就会产生大小和方向与导体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的电动势,从而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该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把这两种不同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称AB两导体为热电极。两个接点,一个为工作端或热端(t ),测温时将它置于被测温度场中;另一个叫自由端或冷端(t0),一般要求它恒定在某一温度。

实际上,热电动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部分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动势构成,另一部分是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

  •         接触电动势
  •         温差电势:赤道和北极温差大 是否有温差电动势?

工作原理:

 

 

       -A、B两种材料在温度t时的接触电动势

       -波尔兹曼常数( =1.38×10-23

       -材料A、B分别在温度 下的自由电子密度

                  e =1.6×1019 -单个电子的电荷量

四个定律: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包括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以及参考电极定律,的这四大基本定律对热电偶的应用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均质导体定律

定义:由同一种均质材料(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焊接组成闭合回路,无论导体截面如何以及温度如何分布,将不产生接触电势,温差电势相抵消,回路中总电势为零。

可见,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的均质导体或半导体构成。若热电极材料不均匀,由于温度梯存在,将会产生附加热电势。好的,好的。

证明:热电偶的电势由两个接触电势好即:

由于材料相同,没有接触电势;而温差电势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势,相互抵消,也为零。

应用: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称为同名极检验法),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二、中间导体定律

定义: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第三导体),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中间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总电势没有影响。

明:证明过程参考热电偶中间定律的证明,看下图:

公式写得麻烦:中间过程根据上图脑补,推出的结论是:

这个和我们常识是一致的。

应用:依据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应用中,常采用热端焊接、冷端开路的形式,冷端经连接导线与显示仪表连接构成测温系统。例如,用铜导 线连接热电偶冷端到仪表读取mV值,在导线与热电偶连接处产生的接触电势是不会对测量产生附加误差。再比如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 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三、中间温度定律

定义:热电偶回路两接点(温度为t,t0)间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温度为t、tn时的热电势与在温度为tn、t0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tn称中间温度。

证明:

 

应用:由于热电偶E-T之间通常呈非线性关系,当冷端温度不为0摄氏度时,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热端温度值; 也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的温度值,再加上冷端温度确定热端被测温度值,需按中间温度定律进行修正。初学者经常不按中间温 度定律来修正!  这个定律为使用分度表提供了依据

四、参考电极定律

定义: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6

证明:

导体A、B分别与标准电极C组成热电偶,若它们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为已知,即

那么,导体A与B组成的热电偶,其热电动势为

应用:标准电极定律是一个极为实用的定律。纯金属的种类很多,而合金类型更多。因此,要得出这些金属之间组合而成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其工作量是 极大的。由于铂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熔点高,易提纯,所以,我们通常选用高纯铂丝作为标准电极,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 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以得到。

例如:热端为100℃,冷端为0℃时,镍铬合金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2.95mV,而考铜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4.0mV,则镍铬和考铜组合而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则为 2.95mV-(-4.0mV)=6.95mV。啊?


http://www.mrgr.cn/news/70430.html

相关文章:

  • 从零开始:NetBox 4.1 Docker 部署和升级
  • SQL 分页查询详解
  • 高效高质量SCI论文撰写及投稿流程及策略丨从论文选题、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结构及语言规范等重要环节
  • 排序(Java数据结构)
  • 初始Python篇(7)—— 正则表达式
  • css效果
  • 安装阿里巴巴的Dragonwell(替代JDK)
  • C++的起源与发展
  • 5. 类加载子系统
  • 多模态融合-决策层融合
  • Git - 命令杂谈 - fetch与push
  • 如何在本地文件系统中预览 Vue 项目?
  • AVL 树的模拟实现(入门必看,图文并茂)
  • linux 下调试 mpu6050 三轴加速度
  • 某《财富》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基于大模型实现财税智能问数
  • OmniGen: Unified Image Generation(代码的学习)
  • 前端常用时间操作汇总
  • 二分查找题目:x 的平方根
  • [分享]分享一下我用了十几年的按键扫描方法
  • 北京大学、华为公司联合发布《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报告(2024)》49页PDF附下载
  • 谷歌Linux内核自动测试平台架构介绍-用自动测试测试难以测试的问题
  • 【RabbitMQ】06-消费者的可靠性
  • 【前端】手写一个简单的分页器
  • 如何解决亚马逊商家IP问题:静态住宅IP的优势与选择指南
  • 1547. 切棍子的最小成本-cangjie
  • 网络、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