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总结
总述
- 论文围绕:what why how 展开。
- 八股文:论文框架有自己的模板,不要自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 有1-3个创新点,做了一定实验,且有一定成果后,可以开始写论文。
- 使用LaTeX 源文件去修改,不要自己从头写。
- 多读顶刊顶会,遇到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时候可以多比较别人是怎么去写某个部分的。
有吸引力且易于理解的标题
- 写明提出的算法/问题
- 词汇尽量用领域内常用的
- 长度40-60个字母之间
- 注:尽量使用through,with等来表示技术,最好不要用base on,这会显得比较简单
以自己论文为例:DCNet: Combining dense connection and dual attention mechanisms for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写明方法的简称,主要用于FWI,结合了密集连接和注意力
精炼的摘要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提出问题(挖坑)——>本文工作——>实验结果
从以下10句话去描述:每句话都很重要,要精炼
- 阐述问题所属领域/重要性
- 说明已有工作
- 提出问题(挖坑):基于已有工作的不足
- 提出本文工作(从技术的角度去填坑)
- 本文方法的第 1 个技术/步骤/方面/优势/贡献
- 本文方法的第 2 个技术/步骤/方面/优势/贡献
- 本文方法的第 3 个技术/步骤/方面/优势/贡献
- 实验设置:描述数据的来源、领域等
- 实验结果(从应用的角度填坑)
- 提升
易于检索的关键词
- 3-5个
- 按字母排序
- index term: 由期刊提供,只能从投稿网站给定的列表选择
- keywords: 自己写
完整的引言
- 围绕摘要讲述完整故事,摘要的一句变成引言的一段。
- 每段要有主题句,可以对摘要相应句子进行修改作为主题句去使用。
- 每段应有 5–10 句
- 最后一段写本文的组织结构,以 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开头即可
- 从不同角度出发:同一领域会有可能写的很像,需要多读其他论文,去看别人怎么写的。
有依据的相关工作
——先写内容,再去找支撑文献。
- 这部分以技术为主,比较费时
- 需要进行分类:提取文献、挑选、归类,不要简单罗列。
- 不要与引言中的内容重复
- 引用:先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再把参考文献的引用直接加上去,Feng et al. [3] proposed a multi-scale inversion strategy to deal with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waves in seismic data separately.
- 应该多以作者的观点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去阐述,而不是xx提出了xx(避免上面句子的写法):DD-Net [4] employs a dual-decoder design based on the U-Net [5] architecture.
- 不要一次性引用3篇以上的文献
- 合理评述相关工作的优缺点:阐述的优点是我们选择跟随性工作的原因,阐述的缺点可以是论文工作的一个动机。
具体的方法
提供细节部分,以供读者复现
包括网络、损失函数设计
还是要围绕what why how 去阐述每个部分的内容
重头戏的实验
需要包含数据集、实验设置、评价指标、实验结果
要有足够的文字分析
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
最重要的比较放在最后
基于模板去填写的参考文献
- 基于模板去填所需内容,不要直接拷贝网上的bibitem
- 养成良好习惯:将等号进行列对齐
- 名称要有意义且不重复:可以包含作者姓氏、发表年份、关键词
- 除最后一行以外,其它行应以逗号结束
- 名在前, 姓在后
- 不要把特殊字符填进bib文件
- 查阅作者的相应习惯:有些作者喜欢在名中间连词符,有些喜欢独立
注意
- 引号的使用:左单引号是在Esc 键下面的那个键,两个左单引号就变成一个左双引号。
- 句子不要写太长。要多去积累句式
- 检查语法,比较容易犯缺少主语的问题。
- 在一个句子中,需要避免词或词组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