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之环境变量
写这篇博客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本人学习动静态库时,用到了环境变量的知识,发现略有遗忘,因此回顾复习,整理成博客。
一、环境变量是什么
Linux环境变量是存储系统或程序运行时配置信息的特殊变量,用于为程序提供配置参数、影响程序行为以及简化命令使用等。常见的环境变量包括PATH(指定可执行文件查找路径)、HOME(用户主目录路径)、SHELL(用户使用的shell类型)、USER(当前登录用户名)、PWD(当前工作目录路径)等。
bash启动时,会形成两张表,一张是环境变量表,一张是命令行参数表。bash首先解析命令行参数,根据得到的每一个命令行参数,去查找对应的环境变量表。
通俗来说,环境变量就像是电脑里的“小便签”,上面写着一些重要的提示信息,比如“我的程序该去哪里找文件”或者“我用的是哪种语言”。这些便签的内容可以随时查看和修改,帮助电脑和程序更好地完成任务。
二、常用环境变量
1.PATH:用来指定系统可以在哪些目录中查找可执行文件
2.HOME:指定当前家目录是多少
3.SHELL:当前shell,通常为/bin/bash
4.LD_LIBRARY_PATH:用于指定动态链接器在运行时查找共享库的路径。当程序运行时,动态链 接器会查找所需的共享库(.so文件)。默认情况下,链接器会在标准库路径(如/lib、/usr/local/lib等)中查找这些库。然而,有些程序可能需要使用非标准路径中的库文件。LD_LIBRARY_PATH环境变量允许用户指定额外的库搜索路径,从而确保程序能够找到所需的库。
三、环境变量的一些指令
1.查看系统中所有环境变量的指令:env
如下图:
2.查看某个具体环境变量的内容 echo $NAME //NAME是环境变量的名字
我们使用 echo $PATH查看该环境变量内容:
3.1export 设置一个新的环境变量
用export设置的环境变量不仅在当前shell环境中有效,还可以被子进程继承。请注意,export是内建命令,内建命令是指那些直接集成在操作系统命令行解析器中的命令,由当前的shell执行,而不是子进程,因此才可以export到该环境中。如果是子进程来执行,由于存在写时拷贝,父进程,即shell是无法拥有新加入的环境变量的!
使用格式是 export 变量名=内容
3.2 set 显示当前shell环境中的本地变量
设置本地变量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赋值:
4.unset清除某个环境变量
接下里我们来取消上一张图片中新增的环境变量MYENV
可以看到我们刚刚设置的MYENV环境变量已经消失。
5.修改环境变量内容的方法
比如此时我有一个运行helloworld的可执行程序,我需要./code.c来运行,./就是指明可执行程序的路径。
修改PATH这个环境变量的内容,为了运行可执行程序时不再写./code.c,而是直接code.c,我们可以修改PATH。
直接在命令行输入以下内容:
PATH=要执行的可执行程序的路径 ,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样会覆盖原有内容,我们要做的是保留原有内容,增添新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做:
即使用:作为分隔符,既保留原有内容,又增添所需路径。
四、环境变量从来的
环境变量是用户登录时,bash从系统配置文件加载环境变量。这里的配置文件指的是 和.bash_profile这两个配置文件。
.bashrc:用于设置交互式非登录shell的环境变量和别名。
.bash_profile(ubtuntu下是.profile文件):用于设置登录shell的环境变量。
五、获取某个环境变量的系统调用接口:getenv
具体用法如下代码:
运行结果如下,跟我们上文看到的PATH内容一样。
感谢观看!希望仔细读到这里的你能够有所收获。下期我们讲操作系统找到动态库的四种方法,尽情期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