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TM32】ADC|多通道ADC采集

本次实现的是ADC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化,数字信号时不连续的,模拟信号是连续的。

1.ADC转化的原理

模拟-数字转换技术使用的是逐次逼近法,使用二分比较的方法来确定电压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单片机对应的参考电压为3.3v时,0~ 3.3v(模拟信号)对应0~4095(数字信号),假如我们知道一个数字信号的值为x,那么他对应的模拟信号
x/4095=y/3.3
y就是x对应的模拟信号
假如要确定0.8v对应的数字信号的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他会将0.8v电压保存在电容中,然后先和3.3v的一半对应的1.65v(2048)做比较,如果小于1.65v的话,12位最高位就是0,因为1000 0000 0000 对应的就是204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就是和1.65的一半比较,0.825v(1024)>0.8v,所以12位中倒数第二高位就是0,因为0.825(1024)对应二进制就是0100 0000 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0.8v和0.825的一半比较->0.4125v(512),0.8v>0.4125v,所以第三位为1,因为512对应的二进制为0010 0000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这个方法依次确定0.8v对应的12位的二进制数,然后这个二进制对应的十进制就是0.8v对应的数字信号的值
所以对应的过程是1.启动ADC 2.采样&转换 3.获取&计算,针对STM32F103C8T6芯片有10个外部通道,和两个内部通道(内部温度传感器,内部参考电压)进行ADC的转化,ADC1和ADC2,两个转化结构,每个转化结构都有一个注入组和一个规则组,我们现在只讲讲规则组,我们要对一个通道的电压值进行采集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这个通道注册进这个通道中,当启动ADC,然后采样转化的电压值就会放在规则通道数据寄存器(12位二进制值)中,等待获取

2.实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片机有一个电位器,通过旋转电位器,使得PA5的输出电压发送变化,我们将其输出到串口上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应的PA5刚好是ADC1的通道5

  char message[50]="";float v=0.0;int value=0;/* USER CODE END 2 *//* Infinite loop *//* USER CODE BEGIN WHILE */while (1){ HAL_ADC_Start(&hadc1);//开启ADC1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hadc1,HAL_MAX_DELAY);//等待转换value=HAL_ADC_GetValue(&hadc1);//从寄存器中获取电压值v=(value/4095.0)*3.3;//转模拟信号sprintf(message,"v:%.2f,value:%d",v,value);HAL_UART_Transmit(&huart2,message,strlen(message),HAL_MAX_DELAY);HAL_Delay(500);/* USER CODE END WHILE *//* USER CODE BEGIN 3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电位器扭到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大为3.25v,达不到3.3v,这是因为手册里面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har message[50]="";float v=0.0;int value=0;HAL_ADCEx_Calibration_Start(&hadc1);//校准/* USER CODE END 2 *//* Infinite loop *//* USER CODE BEGIN WHILE */while (1){HAL_ADC_Start(&hadc1);//开启ADC1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hadc1,HAL_MAX_DELAY);//等待转换value=HAL_ADC_GetValue(&hadc1);//从寄存器中获取电压值v=(value/4095.0)*3.3;//转模拟信号sprintf(message,"v:%.2f,value:%d",v,value);HAL_UART_Transmit(&huart2,(uint8_t*)message,strlen(message),HAL_MAX_DELAY);HAL_Delay(500);/* USER CODE END WHILE *//* USER CODE BEGIN 3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还有一种是循环转换,只需要开启一次ADC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har message[50]="";float v=0.0;int value=0;HAL_ADCEx_Calibration_Start(&hadc1);//校准HAL_ADC_Start(&hadc1);//开启ADC1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hadc1,HAL_MAX_DELAY);//等待转换/* USER CODE END 2 *//* Infinite loop *//* USER CODE BEGIN WHILE */while (1){value=HAL_ADC_GetValue(&hadc1);//从寄存器中获取电压值v=(value/4095.0)*3.3;//转模拟信号sprintf(message,"v:%.2f,value:%d",v,value);HAL_UART_Transmit(&huart2,(uint8_t*)message,strlen(message),HAL_MAX_DELAY);HAL_Delay(500);/* USER CODE END WHILE *//* USER CODE BEGIN 3 */}

3.ADC多路采集

在前面说过,如果要获取对应通道的电压值,就需要将这个通道注册进规则组中,然后数据准备就绪, 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函数不断的检测ADC状态寄存器中转换结束标志位(EOC)是否为1,如果是,转换完成,将转换的值放入规则通道数据寄存器中,然后调用HAL_ADC_GetValue读取规则通道数据寄存器,然后对应的ADC状态寄存器中的转换结束标志位置0.
在多采集中需要将多个通道打开实现转换,会按照规则组注册顺序,依次将对应通道的电压值放入规则通道数据寄存器,然后写到内存中。
我们可以使用DMA来对规则通道数据寄存器的值搬运到内存,当搬运完成,就会触发DMA完成中断,进行处理转换后的值
本次实现热敏电阻,电位器,单片机内部温度,内部参考电压的ADC转换,并通过串口将其发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4,PA5 ADC在ADC1的通道4,通道5上,以及内部温度通道,内部参考电压通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将四个通道的多久采集值调到四个通道转换最大值,确保数据都已经被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int16_t data[4];
char message[50]="";
void HAL_ADC_ConvCpltCallback(ADC_HandleTypeDef* hadc)
{if(hadc==&hadc1){sprintf(message,"%d %d %d %d",data[0],data[1],data[2],data[3]);HAL_UART_Transmit(&huart2, (uint8_t*)message,sizeof(message),HAL_MAX_DELAY);}}
int main(void)
{HAL_Init();HAL_ADCEx_Calibration_Start(&hadc1);//校准while (1){HAL_ADC_Start_DMA(&hadc1,(uint32_t*)data,4);//开启ADC,DMA完成搬运调用DMA完成中断中断,在中断中发送转换值到串口HAL_Delay(500);/* USER CODE END WHILE *//* USER CODE BEGIN 3 */}/* USER CODE END 3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是电位器,热敏电阻,内部温度,内部参考电压未转化为模拟电压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使用循环转换,和DMA的循环搬运就可以实现开启一次ADC就可以一直将转换后的四个值发送到串口,因为会一直转换,不用知道什么时候转换完成,我们将发送到串口放到while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int16_t data[4];
char message[50]="";int main(void)
{HAL_Init();HAL_ADCEx_Calibration_Start(&hadc1);//校准HAL_ADC_Start_DMA(&hadc1,(uint32_t*)data,4);//开启ADC,DMA完成搬运调用DMA完成中断中断,在中断中发送转换值到串口while (1){sprintf(message,"%d %d %d %d",data[0],data[1],data[2],data[3]);HAL_UART_Transmit(&huart2, (uint8_t*)message,sizeof(message),HAL_MAX_DELAY);HAL_Delay(500);/* USER CODE END WHILE *//* USER CODE BEGIN 3 */}/* USER CODE END 3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mrgr.cn/news/90279.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中都应用了哪些设计模式?
  • 【PG】DROP TABLE ... CASCADE
  • 【系统架构设计师】操作系统 ③ ( 存储管理 | 页式存储弊端 - 段式存储引入 | 段式存储 | 段表 | 段表结构 | 逻辑地址 的 合法段地址判断 )
  • Spring AI -使用Spring快速开发ChatGPT应用
  • 蓝耘智算平台使用DeepSeek教程
  • 大模型推理——MLA实现方案
  • 强化学习笔记
  • 推荐系统Day1笔记
  • [LUA ERROR] bad light userdata pointer
  • java后端开发day13--面向对象综合练习
  • 服务器绑定 127.0.0.1 和 0.0.0.0 的区别
  • 保姆级教程Docker部署Zookeeper镜像
  • 从零开始构建强大 AI 对话系统:ollama + deepseek + open-webui 完整部署教程(Docker 版)
  • 如何本地部署DeepSeek
  • 【Docker】
  • iOS主要知识点梳理回顾-3-运行时消息机制
  • ESP32_H2(IDF)学习系列-蓝牙基础学习(上)
  • [开源]MaxKb+Ollama 构建RAG私有化知识库
  • Generate html
  • C#、.Net 中级高级架构管理面试题杂烩
  • linux_kernel驱动开发_驱动调试
  • C++STL(六)——list模拟
  • verilog练习:i2c slave 模块设计
  • 一文总结C++ STL算法库
  • android framework原生功能配置改动
  • React(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