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八大排序算法
这篇文章是对数据结构中 八大经典排序算法 的详解,包括其原理、实现过程、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及其适用场景。最后两种排序不常见,但仍收录了进来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排序(Sort)是将无序的记录序列(或称文件)调整成有序的序列。升序 或 降序 —> 一般都是对数据进行升序排列(从小到大排序)。
对文件(File)进行排序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文件按key有序,可对其折半查找,使查找效率提高;在数据库(Data Base)和知识库(Knowledge Base)等系统中,一般要建立若干索引文件,就牵涉到排序问题;在一些计算机的应用系统中,要按不同的数据段作出若干统计,也涉及到排序。排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
设文件 f=(R1……Ri……Rj……Rn)
中记录 Ri、Rj(i≠j,i、j=1……n)
的 key
相等,即 Ki=Kj
。若在排序前 Ri
领先于Rj,排序后 Ri
仍领先于 Rj
,则称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其含义是它没有破坏原本已有序的次序。反之,若排序后Ri与Rj的次序有可能颠倒,则这种排序是非稳定的,即它有可能破坏了原本已有序记录的次序。
说人话就是:假设有6个数据:5 2 6 2 8 1 —> 具有重复数据;经过排序后得到: 1 2 2 5 6 8,稳定排序和不稳定排序之间讲究的就是在相同的数据中,相同数据是否转换了位置。
1> 1 2 2 5 6 8
------①②--------> 两个 2(重复数据) 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称为稳定排序。
2> 1 2 2 5 6 8
------②①--------> 两个 2(重复数据) 发生了位置改变,称为不稳定排序。
排序的稳定性没办法解决,看具体的算法性能决定排序的稳定性。这二者之间只有性能差异,并不会影响到数据和操作的变化。
内排序和外排序
内排序:发生在内存中的排序方式(我们现在用的大部分排序方式都是内排序);
外排序:发生在其他硬件或(存储器)之间的排序 —> 通信排序。
若待排文件 f
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且排序过程也在内存中进行,称这种排序为内排序。内排序速度快,但由于内存容量一般很小,文件的长度(记录个数)n受到一定限制。若排序中的文件存入外存储器,排序过程借助于内外存数据交换(或归并)来完成,则称这种排序为外排序。我们重点讨论内排序的一些方法、算法以及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算法数据可视化参考该网站:https://visualgo.net/zh。
截止目前,各种内排序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1)插入排序
(2)交换排序
(3)选择排序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也可以按照比较类排序和非比较类排序来进行分类:
- 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 非比较类排序: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 a 可能会出现在 b 的后面。
- 时间复杂度:对排序数据的总的操作次数。反映当n变化时,操作次数呈现什么规律。
- 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存储空间的度量,它也是数据规模n的函数。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交换排序算法,按顺序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将较大的元素逐渐“冒泡”到数组的末尾。相信冒泡排序是大家最熟知、面试中常考题、也是最经典的一种排序方式。
算法原理
- 对数组从头到尾遍历。
- 每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交换它们。
- 每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会“冒泡”到数组的末尾。
- 重复此过程,直到数组完全有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
O(n)
(数组本身有序,使用标志优化) - 最坏情况:
O(n²)
(数组逆序) - 平均情况:
O(n²)
空间复杂度
O(1)
(原地排序)
冒泡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temp;for (i = 0; i < n - 1; i++) {int swapped = 0; // 标志位,检测是否发生交换for (j = 0; j < n - i - 1; j++) {if (arr[j] > arr[j + 1])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swapped = 1;}}if (!swapped) break; // 如果没有发生交换,提前退出}
}
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通过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并将其放到正确位置。
算法原理
- 在未排序部分中找到最小元素。
- 将该最小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元素有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
O(n²)
- 最坏情况:
O(n²)
- 平均情况:
O(n²)
空间复杂度
O(1)
(原地排序)
选择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minIndex, temp;for (i = 0; i < n - 1; i++) {minIndex = i;for (j = i + 1; j < n; j++) {if (arr[j] < arr[minIndex]) {minIndex = j;}}if (minIndex != i) {temp = arr[i];arr[i] = arr[minIndex];arr[minIndex] = temp;}}
}
选择排序是表现最稳定的排序算法之一,因为无论什么数据进去都是 O(n2)
的时间复杂度,所以用到它的时候,数据规模越小越好。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不占用额外的内存空间了吧。理论上讲,选择排序可能也是平时排序一般人想到的最多的排序方法。
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通过逐步构建有序序列,将每个元素插入到有序序列的正确位置。
算法原理
-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视其为待插入元素。
- 从已排序部分的末尾向前遍历,找到其插入位置。
- 插入元素后,已排序部分长度加 1。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元素有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
O(n)
(数组本身有序) - 最坏情况:
O(n²)
(数组逆序) - 平均情况:
O(n²)
空间复杂度
O(1)
(原地排序)
插入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key;for (i = 1; i < n; i++) {key = arr[i];j = i - 1;while (j >= 0 && arr[j] > key) {arr[j + 1] = arr[j];j--;}arr[j + 1] = key;}
}
插入排序在实现上,通常采用in-place排序(即只需用到O(1)的额外空间的排序),因而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4. 希尔排序(Shell Sort)
希尔排序是插入排序的改进版,通过分组和缩小增量进行排序。
算法原理
- 将数组分成若干组,按间隔 gap 分组。
- 对每组元素进行插入排序。
- 缩小间隔
gap
,重复分组和排序。 - 最后,当
gap = 1
时,完成整个排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
O(n log n)
- 最坏情况:
O(n²)
- 平均情况:
O(n log n)
空间复杂度
O(1)
希尔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int gap, i, j, temp;for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for (i = gap; i < n; i++) {temp = arr[i];for (j = i; j >= gap && arr[j - gap] > temp; j -= gap) {arr[j] = arr[j - gap];}arr[j] = temp;}}
}
希尔排序的核心在于间隔序列的设定。既可以提前设定好间隔序列,也可以动态的定义间隔序列。动态定义间隔序列的算法是《算法(第4版)》的合著者Robert Sedgewick提出的。
5.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是一种基于分治的高效排序算法。
算法原理
- 选择一个基准值(通常是第一个元素)。
- 将数组分为两部分:小于基准值的放左边,大于基准值的放右边。
- 对两部分递归排序。
- 递归结束后,数组有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
O(n log n)
- 最坏情况:
O(n²)
(划分极不平衡) - 平均情况:
O(n log n)
空间复杂度
O(log n)
(递归栈空间)
快速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quick_sort(int *a,int left,int right)
{if(left>=right){return;}int i=left;int j=right;int key=a[i];while(i<j){while(key<a[j] && i<j){j--;}a[i]=a[j];while(key>a[i] && i<j){i++;}a[j]=a[i];}a[i]=key;display(a);quick_sort(a,left,i-1);quick_sort(a,i+1,right);
}
6. 归并排序(Merge Sort)
归并排序是基于分治的稳定排序算法。
算法原理
- 将数组递归分成两部分,直到每部分只有一个元素。
- 合并两个有序部分,形成一个有序数组。
- 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完成排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最坏/平均情况:
O(n log n)
空间复杂度
O(n)
(合并时需要额外数组)
归并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merge(int arr[], 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int n1 = mid - left + 1;int n2 = right - mid;int L[n1], R[n2];for (int i = 0; i < n1; i++) L[i] = arr[left + i];for (int i = 0; i < n2; i++) R[i] = arr[mid + 1 + i];int i = 0, j = 0, k = left;while (i < n1 && j < n2) {if (L[i] <= R[j]) arr[k++] = L[i++];else arr[k++] = R[j++];}while (i < n1) arr[k++] = L[i++];while (j < n2) arr[k++] = R[j++];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if (left >= right) return;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mergeSort(arr, left, mid);mergeSort(arr, mid + 1, right);merge(arr, left, mid, right);
}
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和选择排序一样,归并排序的性能不受输入数据的影响,但表现比选择排序好的多,因为始终都是O(nlogn)的时间复杂度。代价是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7. 堆排序(Heap Sort)
堆排序基于堆数据结构,是一种选择排序。
算法原理
- 构建最大堆(堆顶为最大元素)。
- 将堆顶元素与堆尾元素交换,缩小堆范围。
- 调整堆,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排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最坏/平均情况:
O(n log n)
空间复杂度
O(1)
堆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heapify(int arr[], int n, int i) {int largest = i;int left = 2 * i + 1;int right = 2 * i + 2;if (left < n && arr[left] > arr[largest]) largest = left;if (right < n && arr[right] > arr[largest]) largest = right;if (largest != i) {int temp = arr[i];arr[i] = arr[largest];arr[largest] = temp;heapify(arr, n, largest);}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n / 2 - 1; i >= 0; i--) heapify(arr, n, i);for (int i = n - 1; i > 0; i--) {int temp = arr[0];arr[0] = arr[i];arr[i] = temp;heapify(arr, i, 0);}
}
8. 基数排序(Radix Sort)
基数排序是一种非比较排序算法,适合对整数或字符串进行排序。其核心思想是按位排序,从最低位到最高位,逐位进行排序(通常使用计数排序作为子过程)。
算法原理
- 按位排序:
- 从个位开始,对每一位进行排序,直到最高位。
- 每一位的排序需要保持稳定性(如使用计数排序实现)。
- 关键步骤:
- 找到数组中的最大值,确定排序的位数 d。
- 对每一位(从最低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序。
- 使用计数排序对当前位排序,确保排序稳定。
时间复杂度
- 对每一位执行一次计数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O(n + k)
。 - 总共需要执行 d 次,时间复杂度为
O(d × (n + k))
。- d 是最大元素的位数。
- k 是基数(通常为 10)。
空间复杂度
- 需要额外的计数数组和输出数组,空间复杂度为
O(n + k)
。
基数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值
int getMax(int arr[], int n) {int max = arr[0];for (int i = 1; i < n; i++) {if (arr[i] > max) {max = arr[i];}}return max;
}// 对数组按当前位进行计数排序
void countingSort(int arr[], int n, int exp) {int output[n]; // 输出数组int count[10] = {0}; // 计数数组,用于存储每一位数字的出现次数// 统计当前位数字的出现次数for (int i = 0; i < n; i++) {int digit = (arr[i] / exp) % 10; // 提取当前位的数字count[digit]++;}// 计算累计计数,确保稳定排序for (int i = 1; i < 10; i++) {count[i] += count[i - 1];}// 根据当前位的数字,将元素放入输出数组for (int i = n - 1; i >= 0; i--) {int digit = (arr[i] / exp) % 10; // 提取当前位的数字output[count[digit] - 1] = arr[i];count[digit]--;}// 将排序后的结果复制回原数组for (int i = 0; i < n; i++) {arr[i] = output[i];}
}// 基数排序的主函数
void radixSort(int arr[], int n) {int max = getMax(arr, n); // 找到数组中的最大值// 从个位开始,对每一位进行计数排序for (int exp = 1; max / exp > 0; exp *= 10) {countingSort(arr, n, exp);}
}// 打印数组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printf("\n");
}// 主函数
int main() {int arr[] = {170, 45, 75, 90, 802, 24, 2, 66};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Original array:\n");printArray(arr, n);radixSort(arr, n);printf("Sorted array:\n");printArray(arr, n);return 0;
}
// (1) 获取最大值函数
// getMax 找到最大值,用于确定排序的位数(d)。
// 时间复杂度:O(n)。
// (2) 计数排序函数
// countingSort 按当前位(exp)对数组排序:
// 提取当前位的数字:(arr[i] / exp) % 10。
// 使用计数数组统计出现次数,完成稳定排序。
// (3) 基数排序主函数
// 对每一位(个位、十位、百位……)依次调用 countingSort。
// 外层循环次数为最大元素的位数 d。
// (4) 输出数组
// 使用 printArray 打印数组,方便调试和验证。
运行结果:
输入数组:
170, 45, 75, 90, 802, 24, 2, 66
排序过程(按位):
- 按个位排序:
170, 90, 802, 2, 24, 45, 66, 75
- 按十位排序:
802, 2, 24, 45, 66, 75, 170, 90
- 按百位排序:
2, 24, 45, 66, 75, 90, 170, 802
最终输出结果:
2, 24, 45, 66, 75, 90, 170, 802
基数排序基于分别排序,分别收集,所以是稳定的。基数排序是一种快速、稳定的排序算法,适合对整数或字符串进行排序。通过按位排序,避免了直接比较元素大小,在特定场景下(如大量非负整数排序),基数排序的效率优于比较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
9. 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
计数排序是一种非比较排序算法,适用于整数或离散范围较小的数据。通过统计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并利用这些计数信息将数据排序。
算法原理
- 找出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计数数组的大小。
- 创建一个计数数组 count,统计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
- 对计数数组进行累加操作,计算每个元素的位置。
- 根据计数数组,将原数组中的元素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并生成输出数组。
时间复杂度
O(n + k)
(n 为数组长度,k 为数据范围)。
空间复杂度
O(k)
。
计数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计数排序
void countingSort(int arr[], int n) {// 找到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nt max = arr[0], min = arr[0];for (int i = 1; i < n; i++) {if (arr[i] > max) max = arr[i];if (arr[i] < min) min = arr[i];}int range = max - min + 1; // 数据范围int* count = (int*)calloc(range, sizeof(int)); // 创建计数数组并初始化为 0int* output = (int*)malloc(n * sizeof(int)); // 创建输出数组// 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for (int i = 0; i < n; i++) {count[arr[i] - min]++;}// 计算计数数组的累加值for (int i = 1; i < range; i++) {count[i] += count[i - 1];}// 根据计数数组将元素放入正确位置,生成输出数组for (int i = n - 1; i >= 0; i--) {output[count[arr[i] - min] - 1] = arr[i];count[arr[i] - min]--;}// 将排序后的数组拷贝回原数组for (int i = 0; i < n; i++) {arr[i] = output[i];}// 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free(count);free(output);
}int main() {int arr[] = {4, 2, 2, 8, 3, 3, 1};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Original array: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printf("\n");countingSort(arr, n);printf("Sorted array: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printf("\n");return 0;
}
运行结果
# 输入数组:
{4, 2, 2, 8, 3, 3, 1}
# 输出数组:
{1, 2, 2, 3, 3, 4, 8}
计数排序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当输入的元素是 n 个 0到 k 之间的整数时,时间复杂度是O(n+k),空间复杂度也是O(n+k),其排序速度快于任何比较排序算法。当k不是很大并且序列比较集中时,计数排序是一个很有效的排序算法。
计数排序适用于整数或范围较小的数据,具有高效的时间复杂度,但空间使用较大。
10. 桶排序(Bucket Sort)
桶排序是一种基于分布的排序算法,将输入数据分配到若干个桶(区间)中,然后对每个桶内的数据进行单独排序,最后将桶内的元素合并得到结果。
算法原理
- 确定桶的数量和每个桶的范围。
- 创建若干个桶,将元素分配到对应的桶中。
- 对每个桶内的元素进行排序(可以使用其他排序算法,如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
- 将所有桶内的元素按序合并。
时间复杂度
O(n + k)
(k 为桶的数量)。
空间复杂度
O(n + k)
。
桶排序演示
代码实现(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桶排序中的插入排序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1; i < n; i++) {int key = arr[i];int j = i - 1;while (j >= 0 && arr[j] > key) {arr[j + 1] = arr[j];j--;}arr[j + 1] = key;}
}// 桶排序
void bucketSort(float arr[], int n) {// 创建 n 个桶,每个桶是一个动态数组int bucketCount = n;float** buckets = (float**)malloc(bucketCount * sizeof(float*));int* bucketSizes = (int*)calloc(bucketCount, sizeof(int)); // 存储每个桶的大小for (int i = 0; i < bucketCount; i++) {buckets[i] = (float*)malloc(n * sizeof(float)); // 每个桶最大容量为 n}// 将元素分配到对应的桶中for (int i = 0; i < n; i++) {int bucketIndex = (int)(arr[i] * bucketCount); // 根据值计算桶索引buckets[bucketIndex][bucketSizes[bucketIndex]++] = arr[i];}// 对每个桶内的数据进行排序for (int i = 0; i < bucketCount; i++) {insertionSort(buckets[i], bucketSizes[i]);}// 合并所有桶中的数据int index = 0;for (int i = 0; i < bucketCount; i++) {for (int j = 0; j < bucketSizes[i]; j++) {arr[index++] = buckets[i][j];}free(buckets[i]); // 释放桶内存}free(buckets);free(bucketSizes);
}int main() {float arr[] = {0.42, 0.32, 0.23, 0.52, 0.25, 0.47, 0.51};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Original array: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2f ", arr[i]);}printf("\n");bucketSort(arr, n);printf("Sorted array: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2f ", arr[i]);}printf("\n");return 0;
}
运行结果:
# 输入数组:
{0.42, 0.32, 0.23, 0.52, 0.25, 0.47, 0.51}
# 输出数组:
{0.23, 0.25, 0.32, 0.42, 0.47, 0.51, 0.52}
桶排序最好情况下使用线性时间O(n),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与对各个桶之间数据进行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因为其它部分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很显然,桶划分的越小,各个桶之间的数据越少,排序所用的时间也会越少。但相应的空间消耗就会增大。
桶排序适用于浮点数或连续数据,通过分桶和排序实现高效排序,尤其在数据分布均匀时表现优异。
想要了解更多算法动画演示和代码逻辑在这个网站中可以查阅: https://visualgo.net/en
以上。仅供学习与分享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需提前说明。
我是一个十分热爱技术的程序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帮助,也希望认识更多热爱程序开发的小伙伴。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