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字节跳动C++面试题及参考答案(下)

说说B 树 b + 树

B 树

B 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磁盘 I/O 操作,适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并进行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B 树的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通常称为多路),每个节点包含多个关键字,关键字之间是有序的。

B 树的结构特点包括:根节点至少有两个子节点;除根节点外,每个非叶子节点至少有个子节点,其中是 B 树的阶数,表示节点的最大子节点数;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

在 B 树中查找数据时,从根节点开始,将目标关键字与节点中的关键字进行比较。如果目标关键字小于节点中的某个关键字,就沿着对应的左子树继续查找;如果大于某个关键字,就沿着右子树查找;如果相等,就找到了目标数据。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复杂,因为需要考虑节点的分裂和合并,以保持 B 树的平衡和性质。例如,当插入一个关键字时,如果插入后节点的关键字数量超过了(阶数限制),就需要将节点分裂成两个节点,并将中间的关键字提升到父节点中。

B 树在数据库索引和文件系统等领域应用广泛。在数据库中,数据存储在磁盘上,B 树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磁盘 I/O 次数,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b + 树

b + 树是 B 树的一种变形,它与 B 树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b + 树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上,非叶子节点只用于索引,引导查找路径。叶子节点之间通过指针相连,形成一个有序链表,这使得范围查询(如查找某个区间内的所有数据)非常方便。

在 b + 树中,查找操作与 B 树类似,从根节点开始,根据关键字比较沿着树的分支向下查找,最终在叶子节点中找到目标数据。插入和删除操作也需要考虑节点的分裂和合并来保持树的平衡。由于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所以插入和删除操作主要集中在叶子节点层面进行调整。

b + 树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在关系型数据库的索引构建中。例如,MySQL 的 InnoDB 存储引擎就使用 b + 树来构建索引,能够高效地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快速查询、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红黑树删除算法

红黑树的删除算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因为在删除节点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操作来保持红黑树的性质。

首先,红黑树的删除操作类似于二叉搜索树的删除操作。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是叶子节点,直接删除即可;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有一个子节点,就将子节点替换被删除的节点;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有两个子节点,通常先找到该节点的中序后继(即右子树中最小的节点),将中序后继的值复制到要删除的节点中,然后删除中序后继节点。

在完成二叉搜索树的基本删除操作后,可能会破坏红黑树的性质,需要进行调整。红黑树有五条性质:每个节点要么是红的,要么是黑的;根节点是黑的;每个叶子节点(空节点)是黑的;如果一个节点是红的,则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的;从一个节点到其子孙节点的所有路径上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如果删除的是红色节点,不会破坏红黑树的性质,不需要进行调整。但如果删除的是黑色节点,就会导致从根节点到某些叶子节点路径上的黑色节点数减少,从而破坏红黑树的性质。

此时,需要分情况进行调整。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通过旋转和变色操作来恢复性质。例如,如果删除节点后,某个节点的兄弟节点是黑色,且兄弟节点的子节点都是黑色,那么可以将兄弟节点变红,然后将父节点作为新的待调整节点继续向上检查。如果兄弟节点是黑色,且兄弟节点的一个子节点是红色,另一个是黑色,可能需要通过旋转和变色操作来调整树的结构。如果兄弟节点是红色,通常需要先进行旋转和变色操作,将其转换为前面的情况再进行处理。

整个调整过程可能会涉及多次旋转和变色操作,需要仔细检查和维护红黑树的五条性质,直到红黑树恢复平衡且所有性质都满足为止。

红黑树是什么样的数据结构?红黑树和 B 树的区别?

红黑树的数据结构

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它的节点包含数据元素、左右子节点指针,并且每个节点还有一个用于表示颜色(红色或黑色)的属性。红黑树的结构满足前面提到的五条性质:每个节点要么是红的,要么是黑的;根节点是黑的;每个叶子节点(空节点)是黑的;如果一个节点是红的,则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的;从一个节点到其子孙节点的所有路径上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在红黑树中,数据的存储和检索利用了二叉搜索树的性质。对于插入和删除操作,在完成二叉搜索树的基本操作后,会根据红黑树的性质进行旋转和变色操作来保持树的平衡。例如,当插入一个节点时,如果破坏了红黑树的性质,可能会通过旋转操作(如左旋和右旋)来调整树的结构,同时改变相关节点的颜色,使得红黑树重新满足五条性质。

红黑树和 B 树的区别

结构方面

红黑树是二叉树,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而 B 树是多路查找树,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阶数决定了子节点的最大数量)。红黑树的节点存储数据和用于维护树结构的颜色属性,B 树的节点包含多个关键字和多个子节点指针,用于引导查找路径。

平衡方式

红黑树通过旋转和变色操作来保持平衡。在插入和删除操作后,根据红黑树的性质,通过改变节点颜色和旋转子树来确保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所有路径上黑色节点数目相同,从而保持树的平衡。B 树的平衡是通过节点的分裂和合并来实现的。当插入一个关键字导致节点的关键字数量超过阶数限制时,节点会分裂成两个节点;当删除一个关键字导致节点的关键字数量低于下限(通常是阶数的一半向上取整)时,可能需要进行节点合并操作。

应用场景

红黑树适用于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和操作,在需要频繁插入、删除和查找数据的场景下表现良好,如 C++ STL 中的mapset容器。B 树主要用于磁盘存储的数据结构,特别是在数据库索引和文件系统中,它的多路结构可以减少磁盘 I/O 操作,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二叉搜索树结构,怎么证明二叉搜索树的中序遍历是有序的,证明一下

二叉搜索树是一种二叉树,它具有这样的性质:对于树中的任意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该节点的值,其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该节点的值。

假设我们对二叉搜索树进行中序遍历。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

我们采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首先,对于只有一个节点的二叉搜索树,中序遍历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个节点的值,显然是有序的。

假设对于节点数为的二叉搜索树,中序遍历的结果是有序的。现在考虑节点数为的二叉搜索树。

在二叉搜索树中,我们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根节点,设其值为。它的左子树中的节点值都小于,右子树中的节点值都大于。

当我们进行中序遍历时,首先会遍历左子树。根据假设,左子树的中序遍历结果是有序的,且这些值都小于。然后访问根节点。接着遍历右子树,右子树的中序遍历结果也是有序的,且这些值都大于。

所以,对于节点数为的二叉搜索树,中序遍历的结果也是有序的。

由数学归纳法可知,对于任意节点数的二叉搜索树,中序遍历的结果都是有序的。

例如,有一个二叉搜索树,根节点值为 5,左子树节点值为 3、4,右子树节点值为 7、8。中序遍历的顺序是 3、4、5、7、8,明显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这就直观地体现了二叉搜索树中序遍历的有序性。

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去储存一个地铁网络,并且查找最短路径?

对于存储地铁网络并查找最短路径,可以使用图的数据结构。

在地铁网络中,每个地铁站可以看作是图中的一个节点,而地铁线路(两个相邻地铁站之间的连接)可以看作是图中的边。可以使用邻接矩阵或者邻接表来表示这个图。

邻接矩阵
如果有个地铁站,就创建一个的矩阵。如果地铁站和地铁站之间有直接连接,就在矩阵的位置存储边的权重(比如地铁两站之间的距离或者运行时间等),如果没有直接连接,就存储一个特殊值(如无穷大)。这种表示方法简单直接,对于判断两个节点之间是否有边很方便,但是对于稀疏图(边的数量相对节点数量较少)会浪费大量的空间。

邻接表
对于每个节点,维护一个链表(或者其他动态数据结构,如向量),链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与该节点有边相连的其他节点以及边的权重。这种表示方法在空间利用上对于稀疏图更高效。

对于查找最短路径,可以使用 Dijkstra 算法或者 Bellman - Ford 算法。

Dijkstra 算法
它适用于边的权重为非负的情况。算法从起始节点开始,维护一个集合,集合中包含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节点。每次从剩余节点中选择距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加入集合,并更新与该节点相邻的节点的最短路径估计。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到达目标节点或者所有节点都被加入集合。例如,在地铁网络中,如果要从 A 站到 B 站,Dijkstra 算法会逐步找到从 A 站出发到各个站点的最短路径,最终得到到 B 站的最短路径。

Bellman - Ford 算法
它可以处理边的权重为负的情况。算法通过对所有边进行多次松弛操作来更新最短路径估计。在地铁网络中,虽然边的权重一般为正(距离或时间),但如果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换乘优惠等可以看作是负权重),Bellman - Ford 算法就可以发挥作用。

C++14、11 新特性

C++11 新特性

自动类型推断是 C++11 的一个显著特性。通过auto关键字,编译器可以根据变量的初始化表达式自动推断变量的类型。例如,auto i = 5;编译器会自动推断iint类型。这在处理复杂的类型(如迭代器类型)时非常方便,减少了代码编写的复杂性。

右值引用是 C++11 引入的重要概念。右值引用使用&&符号,它主要用于优化资源管理和移动语义。在一些情况下,如对象的返回值优化,右值引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对象拷贝,提高程序性能。例如,在函数返回一个大型对象时,通过右值引用可以直接将对象的资源转移给调用者,而不是进行拷贝。

新的初始化方式也是 C++11 的亮点。可以使用花括号初始化列表,它可以用于初始化数组、结构体、类等多种类型。例如,int arr[] = {1, 2, 3};,这种初始化方式更加直观和统一。而且对于自定义类型,它还可以防止类型收窄。

另外,C++11 还引入了线程库,使得多线程编程更加方便和安全。通过std::thread可以轻松地创建线程,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同步原语(如互斥锁std::mutex、条件变量std::condition_variable等)来确保线程间的正确通信和数据安全。

还有 lambda 表达式,它允许在代码中创建匿名函数。例如,auto func = [](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这样的 lambda 表达式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或者存储在变量中,在需要时调用,为函数式编程提供了支持。

C++14 新特性

C++14 在 C++11 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它对 lambda 表达式进行了扩展,允许在 lambda 表达式中使用auto类型推断参数。例如,auto func = [](auto x, auto y) { return x + y; };,这样就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不同类型的参数,而不需要明确指定参数类型。

C++14 还对一些库进行了优化,例如在std::make_unique函数上进行了改进,使得创建智能指针更加方便。在编译期计算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一些常量表达式的功能得到了增强,能够在编译阶段完成更多的计算,减少运行时的开销。

C++11 及以后的特性了解多么,用过 C++11、17 或 20 吗,里面有什么新的功能?

我对 C++11 及以后的特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 C++11 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自动类型推断、右值引用、新的初始化方式、线程库和 lambda 表达式外,还有智能指针的增强。std::shared_ptrstd::unique_ptrstd::weak_ptr这三种智能指针为内存管理提供了更安全和方便的方式。std::shared_ptr通过引用计数来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多个shared_ptr可以共享同一个对象,当最后一个shared_ptr销毁时,对象才会被释放。std::unique_ptr则独占所管理的对象,它不能被复制,但可以移动,用于确保一个对象只有一个拥有者,避免资源泄漏。std::weak_ptr主要用于解决shared_ptr的循环引用问题,它可以观察shared_ptr所管理的对象,但不会增加引用计数。

C++17 带来了更多的特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结构化绑定。例如,对于一个std::pair或者std::tuple,可以通过结构化绑定来方便地获取其中的元素。如auto [x, y] = std::make_pair(1, 2);,就可以直接将std::make_pair返回的一对值分别赋给xy

在模板方面,C++17 也有改进。例如,模板参数的自动推导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包括类模板的构造函数等。另外,ifswitch语句的初始化语句也是 C++17 的新功能。可以在ifswitch语句的条件判断之前先执行一个初始化语句,例如if (auto it = find(vec.begin(), vec.end(), value); it!= vec.end()) { /* 操作 */ }

C++20 引入了概念(Concepts),它是一种对模板参数进行约束的机制。通过概念,可以在编译阶段检查模板参数是否满足特定的要求,使得模板代码更加健壮和易于理解。例如,可以定义一个概念来要求模板参数必须是可迭代的,然后在模板函数或模板类中使用这个概念来约束参数类型。还有范围(Ranges)库的引入,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序列数据,使得对容器等数据结构的操作更加方便和统一。

在实际使用中,这些新特性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和效率。例如,使用智能指针可以减少内存泄漏的风险,新的初始化方式和结构化绑定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和易读,而在多线程编程中,C++11 的线程库提供了标准的工具,使得代码的跨平台性更好。

C++11 右值引用是什么

在 C++11 中,右值引用是一种新的引用类型,用&&表示。它主要用于优化对象的资源管理和移动语义。

要理解右值引用,首先要区分左值和右值。左值是具有持久存储的表达式,可以出现在赋值语句的左边,例如变量名、返回左值引用的函数等。右值是临时的、即将消亡的值,不能出现在赋值语句的左边,例如字面常量、临时对象等。

右值引用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一些传统的 C++ 中对象拷贝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没有右值引用的情况下,当一个对象作为函数参数或者返回值传递时,可能会进行不必要的拷贝。例如,当函数返回一个大型对象时,会创建一个临时对象来保存返回值,然后将这个临时对象拷贝给调用者。

右值引用允许我们将这个临时对象(右值)的资源直接转移给接收者,而不是进行拷贝。这通过移动语义来实现。移动语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对象的资源可以从一个对象 “移动” 到另一个对象,而不是进行拷贝。例如,对于一个自定义的String类,其中包含一个字符指针和一个长度成员,当通过右值引用传递String对象时,可以将源对象的字符指针和长度成员直接转移给目标对象,然后将源对象的指针置为空,这样就避免了对字符数组的拷贝。

在函数参数传递中,右值引用可以和模板一起使用,实现更高效的参数传递。例如,定义一个模板函数template <typename T> void func(T&& t);,这个函数可以根据传入的参数是左值还是右值来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传入的是左值,T会被推导为左值引用类型;如果传入的是右值,T会被推导为非引用类型,这样就可以根据参数的实际性质来选择是进行拷贝还是移动操作。

右值引用还与 C++11 中的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函数密切相关。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函数的参数是右值引用,它们的作用是在对象构造或赋值时,将右值的资源移动到新对象中,实现高效的资源转移。

move 语义和 perfect forward

move 语义

move 语义是 C++11 引入的一种资源管理策略,它主要依赖于右值引用。其核心思想是将资源(如内存、文件句柄等)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而不是进行传统的拷贝操作。

当我们有一个即将销毁的临时对象(右值)时,通过std::move函数可以将这个右值转换为右值引用,从而触发移动语义。例如,对于一个自定义的容器类MyVector,它有一个动态分配的数组来存储元素。当我们返回一个MyVector对象时,如果没有移动语义,会进行一次拷贝操作,将数组中的元素逐个复制到新的对象中。但是如果使用了移动语义,通过std::move将返回的临时对象标记为右值引用,接收对象的移动构造函数就可以直接获取原对象的数组指针,将其赋值给自己的成员变量,然后将原对象的数组指针置为空,这样就避免了昂贵的拷贝操作。

std::move函数本身并没有真正地移动任何东西,它只是将一个左值转换为右值引用,告诉编译器可以对这个对象应用移动语义。这个函数定义在<utility>头文件中,它的实现是通过static_cast将对象转换为右值引用类型。

perfect forward(完美转发)

perfect forward 是一种在模板函数中精确转发参数类型的机制。它的目的是在函数模板中,将参数以其原始的类型属性(是左值还是右值,是 const 还是非 const 等)传递给另一个函数。

在 C++11 中,通过使用std::forward函数来实现完美转发。std::forward函数也是定义在<utility>头文件中。它的原理是根据传入的参数是左值引用还是右值引用,以及模板参数的类型推断,来决定是否将参数转换为右值引用或者保持其左值引用的状态。

例如,有一个函数模板template <typename T> void wrapper(T&& arg) { inner_func(std::forward<T>(arg)); },当arg是一个左值时,std::forward<T>(arg)会将其以左值的形式转发给inner_func;当arg是一个右值时,std::forward<T>(arg)会将其以右值的形式转发给inner_func。这样就保证了inner_func接收到的参数类型和性质与wrapper函数接收到的完全一致,实现了完美转发。

这种机制在编写通用的模板代码,如代理函数、中间层函数等场景中非常有用,可以确保参数的原始特性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改变,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RAII 是什么

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是 C++ 中一种重要的资源管理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资源的获取和初始化绑定在一起,并且利用对象的生命周期来自动管理资源的释放。

在 C++ 程序中,资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比如动态分配的内存、文件句柄、互斥锁、网络套接字等。当使用 RAII 时,资源的获取通常在对象的构造函数中完成。例如,对于一个管理文件资源的类,在其构造函数中打开文件,这样当对象被成功构造时,就意味着文件资源已经获取。

而资源的释放则是在对象的析构函数中进行。当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例如超出作用域、被删除等情况),析构函数会自动被调用,从而释放之前在构造函数中获取的资源。以刚才的文件管理类为例,在析构函数中关闭文件,这样就保证了无论程序是正常结束还是因为异常而退出,文件资源都能被正确地关闭,避免了资源泄漏。

RAII 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能够简化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并且增强程序的健壮性。通过将资源管理封装在类中,使得代码的使用者不需要手动地去获取和释放资源,减少了因为忘记释放资源或者异常导致资源泄漏的风险。例如,在多线程编程中,使用 RAII 来管理互斥锁。当一个线程进入一个需要锁定互斥锁的代码块时,通过一个 RAII 类对象在构造函数中获取锁,当线程离开这个代码块时,由于对象的析构函数会自动释放锁,就不会出现因为代码提前退出或者异常而忘记释放锁的情况。

另外,RAII 还可以与异常处理机制很好地配合。当程序抛出异常时,栈上的对象会按照其构造的相反顺序依次调用析构函数。这就保证了在异常传播过程中,已经获取的资源也能够被正确地释放,维持了程序的稳定性。

C++ 中 const 和 define 的区别,用 const 或者用 define 的好处是什么

const 和 define 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const是 C++ 中的一个关键字,用于定义常量,而define是一个预处理指令。

在语法上,const定义常量时,它是有类型的。例如,const int num = 10;,这里num是一个int类型的常量。而define是简单的文本替换,例如#define PI 3.14159,它没有类型的概念。

作用域方面,const定义的常量有明确的作用域规则,它遵循 C++ 的变量作用域规则。比如在一个函数内部定义的const常量,只在这个函数内部有效。而define定义的常量没有作用域限制,从定义的位置开始,在整个源文件中(如果没有被其他#undef指令取消定义)都会进行文本替换。

在编译阶段,const常量在编译时会被编译器处理,它会参与类型检查等编译过程。例如,如果试图将一个非const指针赋值给const指针,编译器会进行检查并可能发出警告或错误。而define只是简单的预编译阶段的文本替换,编译器在编译时看到的是替换后的文本,不会对define本身进行类型检查等操作。

对于调试,const常量在调试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追踪。因为它是一个有类型的变量,调试器可以显示其类型和值等信息。而define只是文本替换,在调试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困惑,例如替换后的代码可能与原始代码看起来差异较大。

用 const 或者用 define 的好处

使用 const 的好处

类型安全是const的一个重要优势。由于它有类型,能够防止很多因类型不匹配而导致的错误。在代码维护方面,const常量的作用域规则使得代码的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当阅读代码时,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一个const常量的作用范围。而且,const常量可以用于定义类的成员常量,这对于类的设计和实现很有帮助,例如定义一个表示数组大小的const成员变量。

使用 define 的好处

define在定义一些简单的全局常量,尤其是那些在多个文件中都需要使用的常量时比较方便。因为它可以通过一次定义,在多个文件中进行文本替换。并且在一些简单的宏定义场景下,如定义一些简单的计算表达式宏,define可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例如,#define MAX(a,b) ((a) > (b)? (a) : (b)),这个宏可以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代码中可以像使用函数一样使用这个宏,但是它是在预编译阶段进行文本替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volatile 关键字,inline 关键字,原理

volatile 关键字

volatile关键字主要用于告诉编译器,被修饰的变量可能会在程序的控制流之外被改变,例如被硬件设备修改、被多个线程共享并且可能被其他线程修改等情况。

从编译器的角度来看,在没有volatile修饰时,编译器为了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可能会对代码进行优化。例如,编译器可能会将一个变量的值缓存到寄存器中,并且在后续的代码中直接使用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再次从内存中读取。但是当变量被volatile修饰后,编译器会知道这个变量是易变的,每次使用这个变量时都必须从内存中读取其最新的值,而不能使用缓存的值。同样,在对volatile变量进行赋值操作时,也会立即将值写回内存,而不是等到某个合适的时机。

例如,在一个嵌入式系统中,一个变量可能与外部的硬件设备寄存器相关联。当硬件设备修改这个寄存器的值时,程序中的变量如果不被声明为volatile,编译器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值已经改变,从而导致程序使用了错误的值。

inline 关键字

inline关键字用于建议编译器将函数内联展开。当一个函数被声明为inline时,编译器在编译阶段会尝试将函数的代码直接嵌入到调用它的地方,而不是进行传统的函数调用(包括保存函数调用的上下文、跳转到函数地址、执行函数代码、返回等过程)。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对于一些简单的函数,如获取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函数,内联展开可以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例如,一个简单的add函数inline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当在代码中多次调用这个函数时,编译器可能会将函数体直接嵌入到调用点,就好像直接把a + b的代码放在了调用add函数的位置。

然而,编译器是否真正内联函数并不完全由inline关键字决定。编译器会根据函数的复杂性、大小以及其他因素(如优化级别)来综合判断是否进行内联。如果函数过于复杂,或者内联后会导致代码膨胀等问题,编译器可能会忽略inline关键字,仍然采用传统的函数调用方式。

函数重载的底层又是怎么实现的?

函数重载是指在同一个作用域内,可以有多个同名函数,但是它们的参数列表不同(参数的类型、个数或者顺序不同)。在底层,C++ 编译器通过一种叫做名字修饰(Name Mangling)的技术来实现函数重载。

名字修饰是编译器在编译阶段对函数名称进行重新编码的过程。它会根据函数的参数类型、是否是成员函数、是否是 const 成员函数等信息来生成一个唯一的函数名。例如,对于两个重载函数int add(int a, int b)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编译器会对它们的名字进行修饰,使得在链接阶段能够区分这两个函数。

在 C++ 中,当调用一个重载函数时,编译器会根据实际传入的参数类型来匹配最合适的函数。这个匹配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首先会寻找完全匹配的函数,即参数类型、个数和顺序都与调用时完全相同的函数。如果没有完全匹配的函数,编译器会尝试进行一些类型转换,如标准类型转换(整数提升、浮点数转换等)、用户定义的类型转换(通过转换构造函数或者类型转换运算符),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函数。

在链接阶段,编译器会将调用函数的代码和实际的函数定义进行链接。由于名字修饰后的函数名是唯一的,所以能够正确地找到对应的函数。如果编译器在匹配函数或者链接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找不到合适的函数或者找到了多个模糊匹配的函数,就会产生编译错误。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设有一个类Shape,其中有两个重载的draw函数,一个没有参数用于绘制默认形状,另一个接受一个颜色参数用于绘制指定颜色的形状。在编译阶段,编译器会对这两个draw函数进行名字修饰,当在代码中调用draw函数时,编译器会根据是否传入颜色参数来选择合适的draw函数,然后在链接阶段将调用和对应的函数定义连接起来。

内联函数和宏有什么区别

内联函数和宏在表面上有些相似之处,它们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但实际上它们有很多区别。

从语法上看,内联函数是真正的函数,它遵循 C++ 的函数语法规则。例如,它有函数返回值类型、函数参数列表、函数体等。而宏是通过预处理指令#define来定义的,它只是简单的文本替换。例如,内联函数inline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而宏定义可能是#define ADD(a,b) ((a)+(b))

在类型检查方面,内联函数会进行严格的类型检查。因为它是一个函数,编译器会检查函数参数的类型是否正确、返回值类型是否匹配等。例如,如果在调用内联函数时传入了错误类型的参数,编译器会发出警告或者错误。而宏没有类型检查,它只是简单地进行文本替换。这就可能导致一些潜在的错误,例如在宏定义中,如果参数没有正确地加上括号,可能会导致运算顺序错误。

对于调试,内联函数更容易调试。因为它是函数,调试器可以像处理普通函数一样处理内联函数,例如查看函数的参数值、返回值等。而宏在调试时会比较困难,因为在预处理阶段宏已经被替换为文本,调试器看到的是替换后的代码,可能会和原始的宏定义有很大的差异。

从作用域来看,内联函数遵循 C++ 的函数作用域规则,它可以访问所在作用域内的变量,并且有自己的局部变量等。而宏没有作用域的限制,它只是简单的文本替换,从定义的位置开始,在整个源文件(如果没有被#undef取消定义)中都会进行替换。

在代码可读性方面,内联函数通常更具可读性。因为它的语法更符合函数的形式,人们更容易理解它的功能。而宏可能会因为复杂的文本替换规则而导致代码可读性变差,特别是在宏定义比较复杂或者包含多个参数的情况下。

静态和动态的区别

内存分配方面

静态的元素通常在程序编译时就确定了其内存布局与分配情况。比如静态变量,无论是全局静态变量还是局部静态变量,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在程序启动前就已经被分配好,存放在静态存储区中。全局静态变量在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内都存在,而局部静态变量虽然作用域局限在定义它的函数等局部范围内,但它在首次进入作用域时初始化,且生命周期会持续到程序结束,即使所在函数执行完毕多次,它的值依然保留。

动态的情况则不同,像通过new等操作符动态分配内存,是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实际需求来申请内存空间的,存放在堆区。例如,根据用户输入的数量动态创建一个数组,只有在运行时知晓具体数量后才能准确分配对应大小的内存。并且动态分配的内存需要手动通过delete等操作符来释放,若忘记释放,容易导致内存泄漏问题,内存的使用时长由程序员控制,可按需灵活调整。

绑定时间方面

静态绑定大多发生在编译阶段,例如函数重载的调用确定,编译器根据函数参数的类型等信息在编译时就能决定具体调用哪个重载函数,这种绑定是静态的、事先确定好的。还有静态多态性,像通过函数重载和模板实现的多态,在编译时就知晓具体执行的代码逻辑。

动态绑定主要出现在运行阶段,典型的就是通过虚函数实现的多态性。在基类和派生类中有同名虚函数时,当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这个虚函数时,到底是调用基类的函数还是派生类的函数,要根据指针或引用实际指向的对象类型在运行时才能确定,是动态变化的。

执行效率方面

静态的情况往往在编译时就已经做了很多优化和确定工作,执行时相对效率比较稳定,不需要额外的运行时开销去处理一些不确定性。比如静态函数调用,编译器能直接定位到函数地址进行调用。

动态的因为要在运行时去判断、决策,像动态内存分配需要查找合适的空闲内存块、动态绑定要根据对象实际类型来查找对应的虚函数地址等,会消耗一定的运行时资源,在某些情况下效率可能会稍低于静态的情况,但它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应对更复杂多变的程序需求。

static 关键字有哪些作用?

用于修饰局部变量

static修饰局部变量时,这个变量就具有了静态存储期。虽然它的作用域仍然局限在定义它的函数或者语句块内,但它的生命周期与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相同。例如,在一个函数中定义了static int count = 0;,每次调用这个函数时,count的值不会像普通局部变量那样重新初始化,而是会保留上次调用结束时的值,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操作。比如可以用它来统计函数被调用的次数,第一次调用函数时count初始化为 0,之后每次调用都会自增,并且这个值会一直保存,直到程序结束。

用于修饰全局变量

static修饰全局变量,会使其作用域限制在定义它的源文件内,其他源文件不能直接访问该变量。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同源文件中同名变量的命名冲突问题,起到了一种隐藏和保护的作用。比如在一个大型项目中,有多个源文件,某个源文件内部定义了static int internal_data;,这个internal_data只能在本文件中被使用,其他文件即使定义了相同名字的变量也不会产生冲突,有助于提高代码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

用于修饰函数

static修饰的函数同样其作用域被限制在定义它的源文件内,只有本文件中的其他函数可以调用它,外部文件无法调用。这和修饰全局变量类似,也是为了防止命名冲突以及更好地实现代码的模块化。例如,在一个文件中有一些辅助函数是专门用于处理本文件内特定逻辑的,将它们定义为static函数,就可以保证这些函数不会被其他文件误用,使得代码结构更加清晰,每个文件的功能相对独立、封闭。

用于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在类中,static成员变量是属于整个类的,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对象。所有该类的对象共享这一个静态成员变量,它在类的所有对象之外单独存在,需要在类外进行初始化(通常格式为数据类型 类名::静态成员变量名 = 初始值;)。例如,定义一个Student类,有static int total_students;来记录学生的总人数,不管创建了多少个Student对象,这个total_students变量只有一份,并且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访问(如Student::total_students)。

static类成员函数也是属于整个类的,它没有this指针,不能访问类中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和非静态成员函数,只能操作静态成员变量或者调用其他静态成员函数,常用来实现一些与类整体相关的操作,比如获取类的某种统计信息等。

常量指针和指针常量区别

常量指针

常量指针强调的是指针所指向的内容是常量,其语法形式为const 数据类型 *指针变量名;。例如,const int *p;,这里p就是一个常量指针。它意味着通过这个指针不能修改它所指向的内存单元中的值,但指针本身的值(也就是它指向的地址)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可以让p重新指向另一个int类型的常量内存单元,但不能通过p去修改所指向的那个int值,像下面这样:

const int num1 = 10;
const int num2 = 20;
const int *p = &num1;
// *p = 20;  // 这是错误的操作,不能通过p修改所指向的值
p = &num2;  // 这是可以的,能改变p指向的地址

这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当我们希望保护某个变量的值不被意外修改,同时又可能需要让不同的指针来指向它时,就可以使用常量指针。

指针常量

指针常量则是指针本身是常量,其语法形式为数据类型 * const 指针变量名;。例如,int * const p;,这里p是指针常量。它表明指针本身所存储的地址值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再让它指向其他的内存单元,但可以通过这个指针去修改它所指向内存单元中的值。比如:

int num1 = 10;
int num2 = 20;
int * const p = &num1;
*p = 30;  // 这是可以的,能通过p修改所指向内存单元的值
// p = &num2;  // 这是错误的操作,不能改变p指向的地址

在实际场景中,当我们希望一个指针始终指向特定的一块内存区域,并且可以对这块区域中的值进行修改时,指针常量就比较适用,比如某个函数内部需要固定操作一块已经分配好的内存区域来更新数据等情况。

指针常量和常量指针区别

(这里与上一题重复部分尽量从不同角度阐述示例等内容来丰富回答)

指针常量

指针常量的核心特点在于指针自身不可变,它在定义之后就被 “固定” 在指向某一特定的内存地址上了。从内存角度来看,存储指针的那个内存单元的值是不能被修改的,就好像这个指针被 “锁住” 了一样,始终指向最初设定的那块内存区域。

例如,考虑一个数组相关的场景,假设有一个数组int arr[5] = {1, 2, 3, 4, 5};,我们定义一个指针常量int * const ptr = &arr[0];,意味着ptr始终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所在的内存地址。后续不管在代码中怎么操作,都没办法让ptr指向数组的其他元素或者其他任何内存地址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ptr来修改arr[0]这个元素的值,像*ptr = 10;是完全合法的操作,这样就可以在确保指针指向固定的情况下,灵活地对其所指向的内存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更改,常用于那些需要持续对特定内存区域的数据进行更新的情况,保证操作的针对性和稳定性。

常量指针

而常量指针重点在于保护所指向的内存单元中的数据不被随意更改。它所指向的那块内存区域里的数据在程序的逻辑中被当作是常量对待。

比如,在一个函数中接收一个常量指针参数,假设函数定义为void printValue(const int *p),这个函数的目的可能只是查看传递进来的int值,并不希望在函数内部意外修改它。那么在函数体中,*p = 10;这样的修改操作就是不被允许的,编译器会报错来阻止这种对所指向数据的非法修改。但对于这个常量指针本身,它可以在函数内部或者合适的代码逻辑中被重新赋值指向其他的常量内存单元,就像const int num1 = 10; const int num2 = 20; p = &num2;这样的操作是可行的,这使得它在需要灵活切换指向不同的不可变数据单元时能发挥作用,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所以总体来说,指针常量侧重于指针指向的固定性,常量指针侧重于所指数据的不可修改性,二者在不同的编程需求场景下各有其用武之地。

构造函数能否设为虚函数?

构造函数一般情况下不应该被设为虚函数,不过从语法上来说,C++ 是允许将构造函数声明为虚函数的,但这样做几乎没有实际的合理用途,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虚函数的调用机制依赖于对象的虚函数表(vtable)以及虚函数指针(vptr)。在构造函数被调用时,对象还处于正在创建的过程中,此时对象的内存空间尚未完全初始化,虚函数表和虚函数指针也还没有被正确地设置好。也就是说,在构造函数执行期间,对象还不具备支持虚函数动态调用机制的条件,如果把构造函数设为虚函数,想要实现基于运行时类型的动态绑定来调用构造函数,根本无法按照预期的虚函数调用机制去执行,会导致程序逻辑混乱甚至崩溃。

其次,构造函数的本职工作是初始化对象,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实例并且对其成员变量等进行初始化赋值等操作。它的调用是明确地根据对象声明的类型来进行的,不需要通过虚函数那样的动态绑定方式去决定调用哪个构造函数。例如,创建一个Derived类的对象(假设Derived类继承自Base类),编译器会明确地调用Derived类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这个对象,不存在需要根据运行时对象实际类型(在构造阶段这本身就矛盾,因为还在构造)去动态选择构造函数的情况。

另外,即使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尝试将构造函数设为虚函数,由于虚函数调用开销等问题,也会无端增加不必要的性能损耗,并且让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变差,不符合常规的 C++ 编程习惯和设计理念。所以在实际的 C++ 编程中,构造函数通常是不设为虚函数的。

copy ctor 中为什么要 pass by reference-to-const

在 C++ 的拷贝构造函数(copy ctor)中,采用传引用到常量(pass by reference-to-const)的方式,也就是参数形式为const 类名&,有着重要的原因。

首先,如果不采用传引用的方式,而是按值传递参数来实现拷贝构造函数,比如参数形式为类名,那当调用拷贝构造函数时,为了传递这个参数,编译器会先尝试调用该参数对象的拷贝构造函数来创建一个临时副本,以便将其传递给正在被调用的拷贝构造函数。然而,这个临时副本的创建又会触发拷贝构造函数的调用,如此就陷入了无限递归的情况,最终会导致栈溢出等严重问题。例如,假设有一个MyClass类,若拷贝构造函数定义为按值传递参数形式MyClass(MyClass obj),当尝试创建一个MyClass对象的副本时,就会不断重复调用自身来创建参数副本,根本无法正常完成拷贝构造的任务。

而采用传引用的方式就可以避免这种无限递归。因为引用只是对象的别名,传递引用本质上并没有创建新的对象副本,只是传递了原对象的一个引用,大大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上述的逻辑死循环。

同时,将这个引用声明为const(也就是const 类名&),能够确保在拷贝构造函数内部不会意外修改传入的原对象。毕竟拷贝构造函数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创建一个与原对象内容相同的新对象,并不需要去改变原对象的状态。这样就符合拷贝构造函数语义上的要求,保证了原对象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整个拷贝过程的正确性,使得拷贝构造函数能够按照预期合理地完成从一个已有对象到新创建对象的数据复制工作。

函数 “保存现场” 具体指哪些

函数 “保存现场” 是在函数调用过程中一个很关键的操作,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寄存器状态的保存。在计算机执行程序时,CPU 中的寄存器会存放很多重要的数据,像程序计数器(PC),它记录着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当要调用一个函数时,必须先保存当前的 PC 值,这样在函数执行完后才能知道返回到哪里继续执行原来的代码。还有通用寄存器,例如用于存放运算中间结果、变量值等的寄存器,像累加寄存器等,因为函数内部可能会使用这些寄存器来进行自己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如果不保存其原来的值,等函数返回后,原来依赖这些寄存器值的代码继续执行时就会出现错误,所以在函数调用前需要把这些寄存器的值保存到内存的特定区域(一般是栈帧中),等函数返回时再恢复回来。

二是栈帧相关信息的保存。栈在函数调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每个函数在调用时都会创建自己的栈帧。栈帧中包含了函数的局部变量、参数等信息。在调用函数时,需要把当前函数(调用者函数)的栈帧信息保存好,比如栈顶指针、栈底指针等,以此确定当前函数执行的上下文环境。当新的函数(被调用函数)开始执行并创建自己的栈帧时,不会破坏之前函数的栈帧结构,保证了各个函数在栈上的独立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便于函数执行完后能正确地回到调用点并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

三是标志寄存器等特殊寄存器的保存。标志寄存器会记录一些运算结果的状态标志,比如是否进位、是否溢出等,函数内部的运算可能会改变这些标志,如果不提前保存,函数返回后依赖这些标志的判断等操作就无法准确进行了,所以也要将其保存下来,待函数返回时恢复原样,确保函数调用前后程序执行环境的连贯性和正确性。

函数调用涉及到的汇编指令

在函数调用过程中,涉及到多组不同功能的汇编指令来完成整个流程。

首先是调用函数前的准备指令,比如push指令。在将参数传递给被调用函数时,常通过push指令把参数依次压入栈中。例如,如果有一个函数int add(int a, int b),当调用它并传递参数 10 和 20 时,会有类似push 20push 10这样的汇编指令操作,按照参数的顺序从右到左将参数压入栈,为函数调用准备好输入的数据。而且在一些体系结构中,还可能需要保存一些寄存器的值,同样会使用push指令将相关寄存器压入栈中,以此实现前面提到的 “保存现场” 操作,确保当前函数执行环境的关键信息不被破坏。

接着是调用函数的指令,在常见的汇编语言中,一般用call指令来实现函数调用。call指令会做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将当前程序计数器(PC)的值(也就是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压入栈中,这相当于记录了函数返回的地址,以便函数执行完后能回到正确的位置继续执行;二是将程序控制转移到被调用函数的入口地址,也就是跳转到被调用函数开始执行的地方。

在被调用函数内部,会有指令来设置栈帧等操作,比如通过调整栈指针来为函数的局部变量等开辟空间,像sub esp, XX(这里XX表示根据局部变量所需空间大小确定的一个值,通过减少栈指针esp的值来预留空间)指令来创建栈帧,然后可以使用mov等指令将栈中传递进来的参数读取到相应的寄存器或者内存位置,方便函数内部进行运算等操作。

当函数执行完毕准备返回时,会有leave指令,它主要用于清理当前函数的栈帧,恢复栈指针等相关信息到调用前的状态,之后通过ret指令从栈中弹出之前保存的返回地址(也就是call指令压入栈的那个 PC 值),并将程序控制转移到该返回地址处,使得程序能继续执行调用函数之后的代码,完成整个函数调用的过程。

C++ 代码到可执行程序的过程,详细描述四个阶段

C++ 代码到可执行程序需要经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预处理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由预处理器来完成,它处理以#开头的预处理指令。例如,#include指令会将指定的头文件内容复制到源文件中,相当于把多个分散的代码文件进行整合,像#include <iostream>就会把iostream头文件中的声明等内容添加进来,使得源文件可以使用其中的输入输出相关功能。#define指令会进行简单的文本替换,比如定义#define PI 3.14159后,代码中所有出现PI的地方都会被替换成3.14159。还有#ifdef#ifndef等条件编译指令,根据条件来决定是否编译某部分代码,这有助于实现代码的跨平台等差异化处理。经过预处理后,源文件的内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生成一个没有预处理指令的中间文件,通常是.i扩展名(在不同编译器下可能略有不同)。

编译阶段

编译器会对预处理后的文件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操作。词法分析是把代码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词(如关键字、标识符、常量等),就像把一篇文章拆分成一个个的词语一样。语法分析则是依据 C++ 的语法规则来检查这些单词组成的语句是否符合语法要求,比如检查函数定义、语句结构等是否正确。语义分析进一步深入,确保代码的语义逻辑正确,比如检查变量是否被正确声明和使用、类型是否匹配等。之后,编译器会将代码转换为汇编语言代码,生成以.s为扩展名的汇编文件(同样不同编译器可能有差异),这个过程中会利用到编译器内部的语法树等数据结构来构建和分析代码,将 C++ 的高级语言特性逐步转化为底层的汇编指令表示。

汇编阶段

汇编器会把上一阶段生成的汇编文件进一步处理,将汇编指令转换为机器语言指令,也就是二进制的代码,生成以.o或者.obj为扩展名的目标文件。在这个过程中,汇编器会根据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指令集,将汇编语言中对应的指令(如movadd等指令)翻译成相应的机器码,同时处理好符号解析等问题,比如将代码中引用的外部函数或者变量的符号与实际的内存地址等对应起来,不过在目标文件阶段,可能还存在一些未完全解析的外部符号,因为它可能依赖于其他目标文件或者库文件中的定义。

链接阶段

链接器的任务是把多个目标文件以及可能用到的库文件(静态库或动态库)连接在一起,生成最终的可执行程序。它会处理目标文件之间的符号引用和定义,将各个目标文件中相互引用的函数、变量等进行地址绑定,使得程序在运行时能够正确地找到对应的代码和数据。例如,如果一个源文件中调用了另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函数,链接器就会把这个调用和实际的函数定义关联起来。对于静态库,它会把库中的相关代码和数据直接复制到最终的可执行程序中;而对于动态库,则是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去加载相应的库文件并进行地址绑定,最终生成一个完整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扩展名在不同操作系统下有所不同,如 Windows 下常见为.exe,Linux 下一般没有特定扩展名但有可执行权限。

静态库和动态库的区别

内存占用方面

静态库在链接阶段会被链接器将其中相关的代码和数据直接复制到最终的可执行程序中。这意味着无论在同一个系统中有多少个程序使用了同一个静态库,每个程序都会各自拥有一份该静态库的副本,会占用较多的磁盘空间。例如,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都使用了某个包含数学运算函数的静态库,那每个应用程序在磁盘上存储的可执行文件里都有这个静态库的代码部分,使得整体磁盘空间占用量增加。而且在程序运行时,这些重复的代码都会被加载到内存中,也会消耗相对较多的内存资源,容易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特别是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

动态库则不同,它在磁盘上是独立存在的,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个动态库文件。当程序运行需要调用动态库中的函数等时,才会动态地加载这个库文件到内存中,并且多个程序可以同时共享这一份内存中的动态库,有效地节省了内存空间和磁盘空间。比如操作系统中的一些系统动态库,像 Windows 下的很多.dll文件,多个应用程序都可以依赖它们来实现一些通用功能,而不需要每个程序都单独存储一份相同的代码。

更新维护方面

对于静态库,如果其中的代码有更新、修复了某个函数的漏洞或者添加了新的功能等,使用这个静态库的所有程序都需要重新进行编译链接,将更新后的静态库代码重新整合到可执行程序中,才能享受到这些改进带来的好处,操作相对繁琐,成本较高。

而动态库只要进行了更新,只要保证接口等没有变化(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兼容性处理),所有依赖它的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译,在下次运行时就可以直接使用更新后的动态库所提供的新功能或者修复后的代码,方便进行维护和功能升级,对于大型的软件系统,尤其是有众多依赖该动态库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可移植性方面

静态库一旦被链接到可执行程序中,程序在移植到其他环境时,只要该环境的操作系统等能支持可执行程序的运行基本条件,一般不需要额外考虑静态库的问题,因为相关代码已经包含在可执行程序内部了,相对比较方便。

动态库依赖于在目标运行环境中是否存在相应的动态库文件以及其版本是否匹配等情况。在移植程序时,需要确保目标环境中已经安装了正确版本的动态库,否则程序可能无法正常运行,这就需要额外关注动态库的部署和配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程序移植的复杂性,但也使得在多程序共享动态库的场景下能更好地统一管理和更新动态库资源。

加载时间方面

静态库由于其代码已经在编译链接阶段整合到可执行程序中了,所以在程序启动运行时,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去加载库文件,启动速度相对可能会快一些。

动态库则在程序启动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查找并加载对应的动态库文件到内存中,如果动态库文件存在磁盘读取速度慢、文件损坏或者版本不匹配等问题,还可能导致程序启动延迟甚至无法启动,不过在一些长时间运行的程序中,动态库后续的共享等优势往往可以弥补启动阶段的这点时间消耗。

从源文件到可执行文件的过程?预处理阶段做了哪些工作?模板实例化发生在哪个阶段?实例化之后存在几份?

从源文件到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这个阶段处理源文件中的预处理指令。之后是编译阶段,编译器对预处理后的文件进行语法、语义分析,将其转换为汇编语言。接着是汇编阶段,把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生成目标文件。最后是链接阶段,链接器将目标文件和库文件连接起来,生成可执行文件。

预处理阶段的工作
预处理阶段主要处理以 “#” 开头的预处理指令。例如 “#include” 指令,当遇到这个指令时,预处理器会把指定的头文件内容插入到源文件中。比如 “#include <iostream>” 会将 iostream 头文件中的声明等内容添加到源文件,使得源文件能够使用 iostream 提供的功能,像输入输出操作。“#define” 指令用于进行简单的文本替换。例如定义 “#define PI 3.14159”,那么在源文件中所有出现 “PI” 的地方都会被替换为 “3.14159”。还有条件编译指令,如 “#ifdef”、“#ifndef” 和 “#endif”。这些指令可以根据条件来决定是否编译某部分代码,这在实现跨平台代码或者针对不同的编译配置时有很大作用。

模板实例化发生的阶段
模板实例化主要发生在编译阶段。在编译含有模板的源文件时,编译器会根据模板的使用情况,对模板进行实例化。当编译器遇到模板的使用,并且可以确定模板参数的具体类型或者值时,就会生成对应的模板实例。例如,有一个函数模板 “template<typename T> T add (T a, T b) { return a + b; }”,当在代码中使用 “add<int>(1, 2)” 时,编译器在编译阶段就会根据 “int” 这个模板参数类型,生成一个具体的函数版本,就好像是有一个普通的 “int add (int a, int b)” 函数一样。

实例化之后存在的份数
对于模板实例化后的代码份数,取决于模板的使用情况和编译器的优化策略。在不同的编译单元(通常是不同的源文件)中,如果都使用了相同的模板参数进行实例化,那么在每个编译单元生成的目标文件中都会有一份对应的实例化后的代码。但是在链接阶段,链接器可能会对重复的代码进行优化。例如,如果多个目标文件中都有相同的模板实例化后的函数,链接器可能会只保留一份,具体要看编译器和链接器的实现以及相关的优化设置。不过,如果模板参数不同,那么就会生成不同的实例化后的代码,每份对应不同的模板参数组合。

sql 语句执行过程

当执行一条 SQL 语句时,首先会经过语法解析阶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会对 SQL 语句的语法进行检查,确定它是否符合 SQL 语言的语法规则。例如,对于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20” 这条语句,系统会检查 “SELECT”、“FROM”、“WHERE” 等关键字的使用是否正确,列名和表名是否符合命名规则,表达式 “age > 20” 的语法是否正确等。

在语法解析通过后,会进行语义解析。这一步主要是理解 SQL 语句的真正含义。继续以上面的语句为例,语义解析会确定要从 “users” 表中选择所有的列(“*” 表示所有列),并且筛选出年龄大于 20 岁的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会检查表是否存在、列是否在表中存在、权限是否足够等问题。

接下来是查询优化阶段。DBMS 会尝试找到执行该 SQL 语句的最优方案。对于复杂的查询,可能有多种执行方式。例如,在连接多个表的查询中,有不同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法可供选择。在查询优化阶段,会考虑索引的使用、表的扫描方式(全表扫描还是通过索引扫描)等因素。以刚才的语句为例,如果 “age” 列有索引,系统会考虑是否使用这个索引来加速筛选过程,而不是进行全表扫描来查找年龄大于 20 岁的记录。

然后是执行计划生成阶段。根据查询优化的结果,生成具体的执行计划。这个执行计划详细说明了如何执行 SQL 语句,包括从哪些表读取数据、以何种顺序读取、如何应用筛选条件和连接操作等。

最后是执行阶段。按照生成的执行计划,数据库引擎会实际执行 SQL 语句。对于查询语句,会从存储数据的地方(如磁盘上的数据库文件)获取数据,应用筛选条件和其他操作,然后将结果返回。如果是插入、更新或删除语句,会对相应的数据进行修改操作,并根据事务的要求进行提交或回滚等操作。

select 语句:where、limit、group by、having 几部分的顺序

在 SELECT 语句中,各部分的顺序是比较严格的。首先是 “SELECT” 关键字,用于指定要选择的列或者表达式。

然后是 “FROM” 关键字,它指定了要从哪些表或者视图中获取数据。这是查询的基础,因为必须先确定数据的来源。

接下来是 “WHERE” 子句。“WHERE” 用于对从 “FROM” 子句中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它可以包含各种条件表达式,例如比较运算符(“>”、“<”、“=” 等)、逻辑运算符(“AND”、“OR”、“NOT” 等)。例如,“WHERE age > 20 AND gender = 'Male'”,这样就可以筛选出年龄大于 20 岁并且性别为男性的记录。

在 “WHERE” 子句之后是 “GROUP BY” 子句。“GROUP BY” 用于将查询结果按照一个或多个列进行分组。例如,“GROUP BY department” 会将结果按照部门进行分组。分组后的结果可以用于进行聚合操作,如计算每个组的总和、平均值等。

“GROUP BY” 之后是 “HAVING” 子句。“HAVING” 用于对分组后的结果进行筛选。它和 “WHERE” 子句的作用类似,但 “WHERE” 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而 “HAVING” 是对分组后的结果进行筛选。例如,“HAVING COUNT (*) > 3” 可以筛选出分组后记录数大于 3 的组。

最后是 “LIMIT” 子句。“LIMIT” 用于限制查询结果的数量。它可以指定要返回的记录的起始位置和数量。例如,“LIMIT 10” 表示只返回 10 条记录,“LIMIT 5, 10” 表示从第 6 条记录开始返回 10 条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顺序不正确,SQL 语句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或者得到不符合预期的结果。

InnoDB 使用 b + 树的原因

InnoDB 使用 b + 树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b + 树的磁盘 I/O 效率高。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存储在磁盘上,而磁盘 I/O 操作是比较耗时的。b + 树的结构使得它能够在相对较少的磁盘 I/O 次数内获取到所需的数据。b + 树的节点可以存储多个索引键值和对应的指针,树的高度相对较低。例如,当查询一条记录时,从根节点开始,通过比较索引键值,能够快速地定位到叶子节点,而叶子节点存储了实际的数据或者数据的指针,这样就减少了读取磁盘的次数。

其次,b + 树支持范围查询。在数据库应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查询某个区间内的数据的情况。b + 树的叶子节点是通过链表连接在一起的,这使得在进行范围查询时非常方便。比如,要查询年龄在 20 到 30 岁之间的用户记录,通过 b + 树的索引,可以从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叶子节点开始,沿着链表依次获取后续的记录,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搜索操作。

另外,b + 树的数据存储比较稳定。它的节点分裂和合并操作相对比较规则,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能够较好地保持树的平衡。这对于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索引结构因为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而变得混乱,会导致查询效率大幅下降。b + 树通过合理的节点分裂和合并机制,能够确保树的高度不会过度增长,从而保证了查询的性能。

最后,b + 树与数据库的存储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配合。数据库系统可以根据 b + 树的结构,合理地分配磁盘空间,对数据和索引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InnoDB 可以将索引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中,通过 b + 树的结构来组织和访问这些数据,提高了数据库的整体性能和管理效率。

了解过哪些分布式数据库

我了解多种分布式数据库。

首先是 Cassandra。它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分布式 NoSQL 数据库。Cassandra 具有去中心化的架构,它没有单点故障,数据在集群中的多个节点上进行分布存储。其数据模型是基于列族的,这种模型适合处理大规模的、高吞吐量的数据读写操作。例如,在处理社交媒体的数据时,像用户的动态、评论等信息,Cassandra 可以有效地存储和快速查询这些海量数据。它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来进行数据分区和副本放置,这样在集群节点增加或者减少时,能够比较方便地重新平衡数据分布。而且,Cassandra 支持多数据中心部署,能够适应跨地域的应用场景,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低延迟访问。

其次是 MongoDB。这是一个流行的文档型分布式数据库。MongoDB 的数据以文档的形式存储,文档是类似于 JSON 格式的对象,这种数据格式非常灵活,适合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在一个内容管理系统中,文章、用户评论等内容可以方便地以文档形式存储在 MongoDB 中。它采用了副本集(Replica Set)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一个副本集包含多个节点,其中有一个主节点负责写操作,其他节点负责同步主节点的数据并提供读操作,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副本集会自动选举出新的主节点。MongoDB 还提供了丰富的查询语言和索引机制,能够支持复杂的查询和高效的数据检索。

还有 CockroachDB。这是一个分布式的 SQL 数据库,它具有强一致性。CockroachDB 的设计目标是能够在分布式环境下提供像传统单机数据库一样的 ACID 事务保证。它采用了一种基于范围分区的分布式存储方式,数据被划分成多个范围,每个范围存储在不同的节点或者节点组上。在处理事务时,CockroachDB 通过分布式的事务协议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在金融系统等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CockroachDB 能够很好地满足需求,同时又能利用分布式架构的优势,实现高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数据库加快访问方法(除了索引)

数据缓存方面

可以在应用层或者数据库层设置缓存机制。在应用层,比如使用像 Redis 这样的缓存数据库,将经常访问的数据提前缓存起来。例如,对于一个电商网站,商品的基本信息(名称、价格、库存等)属于频繁被查询的数据,第一次从数据库中读取后存储到 Redis 中,后续再有同样的查询请求时,直接从 Redis 中获取,大大减少了对后端数据库的访问压力,提高了响应速度。在数据库层自身也可能有缓存机制,像 MySQL 的查询缓存(虽然在高并发等场景下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对于一些重复的查询语句,如果结果集没有变化,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避免重复执行查询操作。

优化查询语句逻辑

尽量避免复杂的嵌套查询和关联查询,如果可以通过简单的单表查询或者分步查询能达到同样效果的,优先选择简单方式。比如原本一个多表关联的复杂查询想要获取用户订单及相关商品信息,可以先查询出订单信息,再根据订单中的商品关联信息去单独查询商品详情,这样虽然多了步骤,但在数据量较大时可能比复杂的嵌套关联查询执行效率更高。同时,合理使用聚合函数和分组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处理。例如在统计各部门员工数量时,准确使用 “GROUP BY” 和 “COUNT” 函数,避免重复计算或者全表扫描等导致效率低下的情况。

数据存储结构优化

根据数据的访问模式来合理设计表结构。如果某些字段经常一起被查询,可以考虑将它们合并到一个表或者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来存储,减少磁盘 I/O 次数。例如,对于日志数据,如果时间戳和对应操作经常同时被查看,可以将它们设计在相邻的字段位置,方便一次性读取。另外,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分区,按照时间、地域等规则将数据划分到不同的分区中,比如按月份对销售数据进行分区,在查询特定时间段的数据时,数据库引擎只需要扫描对应的分区,而不是整个数据表,能有效提高查询效率。

硬件层面优化

增加内存,让数据库能够将更多的数据缓存到内存中,减少从磁盘读取数据的次数,因为磁盘 I/O 通常是比较耗时的操作。使用高速的磁盘,如固态硬盘(SSD)替代传统机械硬盘,SSD 的读写速度更快,能加快数据的读写过程,进而提升数据库整体的访问速度。还可以对服务器的网络进行优化,确保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等之间有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避免因网络延迟等问题影响数据的传输和访问速度。

mysql 慢查询如何优化

分析慢查询日志

首先要开启 MySQL 的慢查询日志功能,它会记录下执行时间超过设定阈值(可以自行配置这个时间阈值)的查询语句。通过查看慢查询日志,能定位到哪些查询是比较慢的,这是优化的基础。例如,发现一条查询多个表关联数据且执行时间很长的语句,就可以针对这条语句来深入分析原因。

优化查询语句本身

查看是否存在不必要的全表扫描情况,如果查询条件中没有使用到索引列,往往就会进行全表扫描,导致效率低下。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的索引来避免全表扫描,不过要注意避免过度索引,因为索引本身也会占用磁盘空间并且在数据更新时会增加维护成本。同时,简化复杂的查询逻辑,减少子查询、嵌套查询的使用,能拆分成多个简单查询分步完成的尽量拆分。比如原本一个嵌套多层的子查询用来获取满足条件的用户订单及相关商品信息,可尝试改为先通过简单的连接查询获取基础订单信息,再根据关联关系去获取商品详情,这样可能会提升执行效率。

优化表结构

检查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是否合理,比如用合适的整数类型代替字符串类型来存储数字(如果可能的话),能减少存储空间占用并且在比较、运算等操作时效率更高。对于经常一起查询的字段,可以考虑合并或者调整存储顺序,方便数据读取。另外,如果存在一些冗余字段且更新不频繁,可以适当保留,避免频繁的关联查询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查询速度。

调整数据库参数

innodb_buffer_pool_size参数,它决定了 InnoDB 存储引擎用于缓存数据和索引的内存大小,适当增大这个参数,可以让更多的数据和索引缓存在内存中,减少磁盘 I/O 次数,提高查询效率。还有key_buffer_size参数对于 MyISAM 存储引擎的索引缓存有重要作用,合理设置其值也能加快基于索引的查询速度。此外,像max_connections等参数也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器资源情况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过多的连接导致资源竞争,影响查询执行。

利用数据库的缓存机制

MySQL 本身有查询缓存机制(虽然在高并发等场景下有一定局限性),确保其配置合理,对于重复的查询语句,如果结果集没有变化,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节省查询时间。同时,也可以结合外部缓存系统,如 Redis,将经常访问的数据提前缓存到 Redis 中,减轻 MySQL 的查询压力,提高响应速度。

用过数据库吗?mysql 数据库中会用到哪些锁?

我对数据库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熟悉 MySQL 数据库的使用。在 MySQL 数据库中会用到多种类型的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共享锁(Shared Lock,S Lock)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当一个事务对某数据对象加上共享锁后,其他事务可以同时对这个数据对象加共享锁来读取该数据,但不能加排他锁进行写操作。例如,在一个多用户的图书管理系统中,多个用户同时查询某一本书的详细信息时,这些查询事务都可以对这本书对应的数据库记录加共享锁来获取信息,它们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因为只是读取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并发读的能力,实现多个读操作的并行执行,提升系统整体的读取效率。

排他锁(Exclusive Lock,X Lock)

排他锁也叫写锁。当一个事务对某数据对象加上排他锁后,其他事务既不能加共享锁进行读操作,也不能加排他锁进行写操作,只有持有排他锁的这个事务可以对该数据进行读写,直到这个事务释放排他锁为止。比如在修改用户账户余额的操作中,事务要先对该用户对应的记录加排他锁,防止其他事务同时对这条记录进行读取或者修改,确保数据修改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并发修改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意向锁(Intention Lock)

意向锁是为了方便在多粒度锁机制下快速判断锁冲突而存在的。它分为意向共享锁(Intention Shared Lock,IS Lock)和意向排他锁(Intention Exclusive Lock,IX Lock)。当一个事务给某数据对象加了共享锁时,会先给它的上级节点(比如表这个层级,如果是对行加锁的话)加意向共享锁,表示下面有子节点(行)加了共享锁;同理,当加排他锁时,会先加意向排他锁。这样在判断能否对整个表进行加锁等操作时,通过查看意向锁就能快速知晓下面行级锁的大致情况,避免了遍历所有行去检查锁状态的繁琐操作,提高了锁冲突判断的效率。

行级锁(Row Lock)

行级锁是锁定的粒度在数据行这一层次的锁。它能够精准地控制对每一行数据的并发访问,只锁住需要操作的具体行,相比于表级锁,能提供更高的并发度。例如,在一个电商订单系统中,不同用户对不同订单进行修改操作时,行级锁可以确保每个订单的修改操作互不干扰,只锁定正在被操作的那一行订单记录,其他行的订单依然可以被其他事务正常访问,适用于对并发要求较高且需要精确控制每行数据访问的场景。

表级锁(Table Lock)

表级锁是对整个表进行锁定的锁。当一个事务对表加了表级锁后,其他事务无法对该表进行读写操作(取决于加的是共享表级锁还是排他表级锁)。它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在一些特定的批量操作场景或者对并发要求不高的场景下比较适用。比如在对整个用户表进行备份操作时,可以先加一个排他的表级锁,阻止其他事务对该表进行操作,保证备份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谈一下对乐观锁和悲观锁的认识

乐观锁

乐观锁的核心思想是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在并发访问时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在操作数据时不会对数据进行实际的加锁操作。它通常通过一种版本号或者时间戳等机制来实现。例如,在数据库中,每条记录可以附带一个版本号字段,当一个事务要更新这条记录时,先读取记录的当前版本号,然后在执行更新操作时,会在更新语句中加入一个条件判断,比如 “WHERE version = 当前读取的版本号”,只有当这个条件满足时,才说明在读取数据后到执行更新操作这段时间内,没有其他事务修改过该数据,更新操作才能成功,同时更新后会将版本号加 1。如果更新失败,说明有其他事务已经修改了数据,此时可以选择重新读取数据再次尝试更新或者采取其他的业务逻辑处理方式,比如提示用户数据已被修改等。

乐观锁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因为它不需要频繁地加锁解锁,减少了锁带来的开销,提高了并发性能。像在一些内容管理系统中,文章的浏览次数等信息的更新,很多用户可能只是查看文章(读操作),偶尔有编辑人员更新文章内容(写操作),就可以采用乐观锁机制来处理并发更新问题,保证数据在并发环境下的一致性,同时又不影响大量的读操作的效率。

悲观锁

与乐观锁相反,悲观锁的理念是认为在并发环境下数据很容易被其他事务修改,所以在操作数据时,会先对数据进行加锁,确保在自己操作期间,其他事务无法对该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比如在数据库中,常见的使用排他锁(如前面提到的 MySQL 中的 X Lock)来实现悲观锁。当一个事务要修改某条记录时,先对这条记录加排他锁,这样其他事务无论是想读取还是修改这条记录都需要等待这个锁被释放,只有持有锁的事务完成操作并释放锁后,其他事务才能继续对该记录进行相应操作。

悲观锁适用于写多读少且对数据一致性要求非常高的场景。例如,在金融系统中,对账户余额的修改操作,必须要保证在修改过程中不会有其他事务同时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数据错误,所以在这种关键的写操作时,会采用悲观锁,通过加锁来严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哪怕牺牲一定的并发性能也在所不惜。

总体而言,乐观锁和悲观锁各有其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业务中读写操作的频率、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等因素来合理选择使用哪种锁机制,以平衡并发性能和数据的正确性。

给一个成绩表,记录学号,课程,分数,找到平均分最高的课程

在 MySQL 数据库中,可以通过以下 SQL 语句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GROUP BY子句按照课程对成绩表进行分组,这样就能将同一门课程的成绩聚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聚合函数AVG来计算每门课程的平均分。接着,使用ORDER BY子句按照平均分进行降序排序,这样平均分最高的课程就会排在最前面。最后,通过LIMIT 1来获取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条记录,也就是平均分最高的课程。

具体的 SQL 语句如下:

SELECT course, AVG(score) AS average_score
FROM grade_table
GROUP BY course
ORDER BY average_score DESC
LIMIT 1;

在上述语句中,假设成绩表名为grade_table,其中有course(课程)列和score(分数)列。GROUP BY course按照课程进行分组,AVG(score)计算每组(每门课程)的平均分,并通过AS average_score给平均分取了一个别名average_scoreORDER BY average_score DESC按照平均分降序排序,使得平均分最高的在最前面,最后LIMIT 1只获取排在首位的那一条记录,即我们要找的平均分最高的课程及其平均分信息。

当然,如果存在多门课程平均分相同且都是最高的情况,上述语句只会返回其中一门课程。如果想要获取所有平均分最高的课程,可以稍微修改语句,先通过子查询找出最高平均分的值,然后在外层查询中筛选出平均分等于这个最高值的所有课程,如下所示:

SELECT course, average_score
FROM (SELECT course, AVG(score) AS average_scoreFROM grade_tableGROUP BY course
) AS subquery
WHERE average_score = (SELECT MAX(AVG(score))FROM grade_tableGROUP BY course
);

这段 SQL 语句首先在子查询中计算出每门课程的平均分并取名为average_score,然后在外层查询中通过筛选,只选择平均分等于所有课程中最大平均分(通过内层子查询SELECT MAX(AVG(score)) FROM grade_table GROUP BY course计算得出)的那些课程,这样就能获取到所有平均分最高的课程了。

问了问项目如何用 mysql,然后 MVCC 解决了什么

在项目中使用 MySQL 通常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数据库的设计,要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规划表结构,确定表之间的关系(比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像在电商项目中,有用户表、商品表、订单表,用户与订单是一对多关系,商品与订单是多对多关系,就需要通过合适的外键等方式来体现这种关联。

然后是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通过编写 SQL 语句来实现各种业务逻辑,例如插入新用户信息、更新商品价格、删除过期订单以及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订单详情等。在高并发场景下,还需要考虑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合理设置连接数量,避免过多连接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过少连接影响系统性能。

而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在 MySQL 中解决了很多重要问题。它主要解决的是在高并发读写场景下的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性能的平衡问题。

在传统的数据库并发控制机制中,像使用锁来控制并发访问时,如果大量使用排他锁等进行写操作,会导致读操作阻塞,大大降低并发读的效率。MVCC 则不同,它允许不同的事务在同一时刻看到同一数据的不同版本。

例如,在一个事务对某条记录进行修改时,并不会直接覆盖原来的数据,而是生成一个新的版本,其他正在进行的读事务依然可以读取到旧版本的数据,这样读操作就不会被写操作阻塞,实现了读操作和写操作的并发执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并发性能。

同时,MVCC 也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每个事务看到的都是在自己开始时刻那个版本的数据,后续即使其他事务对数据进行了修改,只要不影响当前事务可见的版本范围,就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在银行系统中,多个用户同时查询账户余额(读操作),同时有工作人员进行账户金额修改(写操作),MVCC 能让查询操作不受修改操作的影响,准确获取到各自事务开始时对应的余额数据,并且保证修改操作最终能正确更新数据,维持整个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消息队列、redis 等存储相关的组件使用过吗

我对消息队列和 Redis 等存储相关组件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且有过实际使用的经验。

消息队列方面

常见的消息队列如 RabbitMQ、Kafka 等在很多项目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以 RabbitMQ 为例,它实现了消息的异步处理机制。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当用户下单成功后,除了要处理订单的核心业务,如库存扣减、生成物流信息等,可能还需要发送短信通知用户、更新一些统计数据等操作。如果这些操作都同步进行,会导致下单这个主要流程响应时间变长。通过 RabbitMQ,可以将这些后续的非核心操作封装成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然后由对应的消费者去异步处理这些消息,这样下单操作能快速返回给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解耦了不同的业务模块,各个模块只需要关注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即可,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Kafka 则更侧重于处理高吞吐量的消息流,常用于大数据领域,像日志收集系统中,大量的服务器日志可以作为消息源源不断地发送到 Kafka 集群,然后下游的数据分析、存储等应用可以从 Kafka 中获取这些日志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它的分布式架构和高效的消息存储、传输机制能够很好地应对大规模数据的场景。

Redis 方面

Redis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高性能键值对存储数据库,它有着丰富的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列表、哈希、集合、有序集合等,能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需求。在一个网站的用户登录认证场景中,可以将用户的登录凭证(比如 token)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 Redis 中,设置合适的过期时间,当下次用户请求需要验证身份时,快速从 Redis 中获取 token 进行验证,提高验证效率。

在缓存方面,Redis 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在一个内容管理系统中,文章的详情内容如果每次都从后端数据库(如 MySQL)中读取会比较耗时,将文章内容缓存到 Redis 中,首次读取时从数据库获取并存储到 Redis,后续的请求就可以直接从 Redis 中获取,大大减少了数据库的访问压力,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redis 跳表如果你来设计会有哪些字段?

如果要设计 Redis 跳表这样的数据结构,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包含的重要字段。

节点数据字段

首先得有用于存储实际数据的字段。例如,如果是存储用户信息相关的跳表,可能会有对应的数据字段来存放用户的 ID、用户名、年龄等具体的信息,具体的数据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存储的数据类型来确定,比如可以是简单的字符串形式,或者是更复杂的结构体形式(如果支持的话),这取决于应用场景对数据的需求以及如何方便地进行操作和查询。

多层索引指针字段

跳表的一个关键特性就是它具有多层的索引结构,所以需要有多个指针字段来指向不同层级的下一个节点。比如,设置指针数组,每个元素对应不同层级的下一个节点指针。最低层的指针用于链接相邻的实际数据节点,就像普通的链表一样,方便顺序遍历所有的数据节点。而高层的指针则是跨越多个节点,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能够让查找操作跳过一些不必要的节点,快速逼近目标节点。例如,在一个存储有序整数的跳表中,高层指针可能每隔几个节点就有一个,当查找一个较大的数值时,可以通过高层指针快速 “跳跃” 到大致的位置范围,再通过较低层的指针逐步精确查找,从而提高查找效率。

层级字段

需要一个字段来记录每个节点所在的层级。因为不同节点可能处于不同的层级,这个字段有助于在维护和操作跳表时,比如插入、删除节点时,准确判断节点在整个跳表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调整相关的索引指针。例如,在插入一个新节点时,要根据其层级来正确地将它与不同层级的已有节点建立指针连接关系,确保跳表的结构依然保持有序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查找等操作。

排序字段

为了保证跳表中数据的有序性,需要一个用于排序的字段。如果存储的是数值类型的数据,这个字段可以就是数据本身的值,按照数值大小来排序;如果是其他复杂的数据类型,比如存储用户信息,可以根据某个关键属性(如用户 ID 等)来进行排序,使得跳表在查找、范围查询等操作时能够依据这个排序规则快速定位到目标节点或者节点范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

redis 缓存一致性问题

Redis 缓存一致性是在使用 Redis 作为缓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更新数据时的一致性

当后端数据库(如 MySQL)中的数据发生更新时,要确保 Redis 缓存中的对应数据也能及时更新,否则就会出现缓存与数据库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的策略。例如,在电商系统中,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先在数据库中修改商品价格记录,然后立即删除 Redis 中存储的该商品价格缓存。后续当有请求查询该商品价格时,发现缓存不存在,就会从数据库中重新读取并再次缓存到 Redis 中,这样能保证缓存最终与数据库数据一致。不过这种方式在高并发场景下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删除缓存操作还没执行完,就有请求过来读取缓存,发现缓存为空,又从数据库读取旧数据并写入缓存,就会导致缓存中的数据还是旧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延迟双删策略,即在第一次删除缓存后,稍等片刻(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延迟时间,比如几百毫秒等),再进行一次缓存删除操作,进一步降低出现不一致的概率。

删除数据时的一致性

当数据库中的数据被删除时,同样要处理好 Redis 缓存中的相关数据。一般就是直接删除 Redis 中对应的缓存数据。但要注意的是,在分布式系统等复杂场景中,可能存在多个地方同时操作缓存和数据库的情况,需要通过分布式事务等机制来保证删除操作的原子性,确保缓存和数据库的删除操作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避免出现部分成功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缓存过期时的一致性

Redis 缓存通常会设置过期时间,当缓存过期后,需要重新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并缓存。但在缓存过期瞬间,如果有大量并发请求同时发现缓存过期并尝试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可能会给数据库带来较大的压力,即缓存击穿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分布式锁的方式,当某个请求发现缓存过期时,先获取分布式锁,只有获取到锁的请求去数据库读取数据并更新缓存,其他请求等待锁释放后再获取新的缓存数据,这样就能避免大量请求同时冲击数据库,同时保证缓存更新后的一致性。

另外,还有缓存雪崩的情况,就是大量缓存同时过期,导致大量请求涌向数据库,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缓存过期时间的随机化,让不同缓存的过期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分散开来,避免集中过期,从而维持缓存和数据库之间数据的相对一致性以及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redis 数据结构

Redis 提供了多种丰富的数据结构,以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需求。

字符串(String)

字符串是 Redis 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字符串数据,比如文本、数字、二进制数据等。在实际应用中用途广泛,例如可以用来存储用户的登录凭证(如 token),设置合适的过期时间,方便后续的身份验证操作。还可以用于计数功能,像网站的访问量统计,每次有新的访问就对对应的字符串类型的计数器进行自增操作,而且字符串支持很多操作命令,如SET用于设置值、GET用于获取值、INCR用于自增、DECR用于自减等,操作简单且高效。

列表(List)

列表是一个有序的字符串元素集合,可以在列表的两端进行插入(LPUSHRPUSH操作分别从左边和右边插入)和删除(LPOPRPOP操作分别从左边和右边删除)元素操作,也可以通过索引来获取列表中的元素。在实际场景中,比如实现一个消息队列,生产者可以通过RPUSH将消息添加到列表的末尾,消费者则可以通过LPOP从列表头部获取消息进行处理,还可以用于实现简单的排行榜功能,将用户的得分等信息依次插入列表,通过获取列表元素来查看排名情况等。

哈希(Hash)

哈希结构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键值对的集合,不过它是存储在一个字段下,类似于编程语言中的字典或者映射类型。它适合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比如存储用户的详细信息,将用户的 ID 作为哈希的键,然后在这个哈希内部,可以有多个键值对来分别存储用户名、年龄、性别等信息,通过HSET命令来设置哈希内部的键值对,HGET命令来获取指定的键值对信息,方便对一个对象的多个属性进行统一管理和操作。

集合(Set)

集合是一个无序的、不包含重复元素的字符串集合。它主要用于去重以及判断元素是否存在等操作,比如在一个社交网络应用中,可以用集合来存储用户的关注列表,通过SADD命令添加关注的用户 ID,SISMEMBER命令来判断某个用户是否在关注列表中,还可以进行集合间的运算,如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等,用于实现共同关注、推荐好友等功能。

有序集合(Sorted Set)

有序集合在集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排序分值的属性,每个元素都关联一个分值,集合中的元素会根据这个分值进行有序排列。它常用于实现排行榜等功能,比如在游戏中,玩家的得分作为分值,玩家的 ID 作为元素,通过ZADD命令添加玩家得分信息到有序集合中,ZRANGE命令可以按照分值顺序获取排名靠前的玩家信息,方便快捷地展示排行榜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分值的变化来动态更新玩家的排名情况。

消息队列作用?

消息队列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有着诸多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

解耦系统组件

在复杂的软件系统里,不同的模块或服务往往有着各自的职责和功能,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通过引入消息队列,这些模块之间不再是直接的紧密耦合调用。例如,在电商系统中,订单服务、库存服务、物流服务等相互关联。当有新订单生成时,订单服务不用直接去调用库存服务进行库存扣减和物流服务安排发货等操作,而是将包含订单信息的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库存服务和物流服务作为消息队列的消费者,各自从队列中获取相关消息并进行处理,这样各个服务只需要关注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即可,即便某个服务发生变更(如库存服务升级了库存扣减逻辑),只要消息格式不变,对其他服务基本没有影响,实现了各模块之间的松耦合,方便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异步处理提高性能

很多业务场景中存在一些耗时但并非必须立即完成的操作。比如在用户注册完成后,除了保存用户基本信息到数据库这个主要操作外,可能还需要发送欢迎邮件、推送新手引导消息等额外操作。如果这些操作都同步进行,会使得用户注册这个流程响应时间变长,用户体验不佳。借助消息队列,将发送邮件、推送消息等任务封装成消息放入队列,由对应的消费者在后台异步处理,用户注册操作能快速返回给用户注册成功的提示,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让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请求,而不用等待那些耗时操作完成。

流量削峰填谷

在一些高流量的应用场景中,比如电商的促销活动期间,短时间内可能会涌入大量的请求,若直接让后端服务处理这些请求,可能会导致服务过载,甚至崩溃。消息队列可以充当一个缓冲地带,请求先进入消息队列,后端服务按照自己的处理能力从队列中逐步获取消息进行处理,将瞬间的高流量请求平滑化,避免后端服务承受过大的压力,在流量低谷时,队列中的消息也能继续让服务保持一定的忙碌度,合理利用资源,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

消息队列一般具备消息持久化和重试等机制,能保证消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轻易丢失。即使某个消费者在处理消息时出现故障(比如网络问题、程序崩溃等),消息队列可以保留这些消息,等消费者恢复正常后继续重新传递消息让其处理,确保了重要信息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准确、完整地传递,对于一些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场景(如金融交易记录传递等)尤为关键。

编译、链接相关

编译和链接是将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程序的两个关键阶段,各自有着明确的任务和作用。

编译阶段

编译过程首先从词法分析开始,编译器会将源代码的字符流按照编程语言的词法规则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词,例如关键字(像 “if”“for” 等)、标识符(变量名、函数名等)、常量(数值常量、字符串常量等)以及各种运算符等,就好像把一篇文章拆分成一个个的词语一样,便于后续进一步分析。

接着是语法分析,依据 C++ 等编程语言既定的语法规则,检查这些单词组成的语句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比如函数定义是否有正确的参数列表、返回值类型声明,语句块的括号是否匹配等,构建出对应的语法树结构,通过语法树来清晰呈现代码的语法结构,若发现语法错误,编译器会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阻止编译继续进行。

然后是语义分析,它深入探究代码的语义逻辑,检查变量是否被正确声明且使用符合其类型要求、函数调用时参数类型是否匹配、类型转换是否合理等问题,确保代码不仅在语法上正确,在逻辑含义上也没有差错。

最后,编译器会将经过上述分析处理的源代码转换为汇编语言代码,这一步是将高级语言的各种特性和逻辑用汇编语言的指令来表示,不同的编译器可能有不同的转换策略和优化方式,生成的汇编代码文件通常带有特定的扩展名(如.s 等),至此编译阶段完成。

链接阶段

链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把编译生成的多个目标文件以及可能用到的库文件(静态库或动态库)整合在一起,生成最终的可执行程序。

在链接开始时,链接器会进行符号解析,也就是查找代码中引用的外部函数、变量等符号对应的定义在何处。例如,一个源文件中调用了另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函数,链接器要确定这个函数的实际地址,在目标文件或者库文件中找到它。对于多个目标文件之间相互引用的符号,都要一一进行解析和匹配。

之后是重定位操作,因为在编译阶段生成的目标文件中,函数、变量等符号的地址往往是相对地址或者是临时的占位地址,在链接时,要根据最终的可执行程序的内存布局,将这些相对地址转换为实际的绝对地址,使得程序在运行时能够准确地找到对应的代码和数据。

对于静态库,链接器会把库中被程序使用到的代码和数据直接提取出来,合并到最终的可执行程序中;而对于动态库,则是记录好程序对动态库的依赖关系以及相关符号的引用信息,在程序运行时再根据这些信息去动态加载相应的动态库并进行地址绑定,最终完成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像 Windows 下的.exe 文件或者 Linux 下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等。

讲一讲 c++ 程序执行后,编译器都干了什么,每个部分具体是咋实现的。

当 C++ 程序执行后,编译器主要经历了多个关键环节来完成整个编译过程,以下是各部分及其具体实现方式。

词法分析

编译器首先进行词法分析,它会按顺序读取 C++ 源代码的字符流,依据 C++ 语言的词法规则,将其拆分成一个个基本的单词单元,也就是词法单元(token)。例如,它能识别出像 “int” 这样的关键字,表示整数类型声明;对于 “myVariable” 这种标识符,会判断其为变量名;像 “123” 就是数值常量,“+” 是运算符等。这个过程可以类比阅读文章时把句子拆分成一个个词语。编译器内部通常通过有限自动机等技术来实现词法分析,有限自动机有不同的状态,根据输入的字符来进行状态转移,当到达特定的终止状态时,就确定了一个词法单元,然后继续处理后续的字符,以此不断地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可识别的单词,为后续的语法分析提供基础材料。

语法分析

接着是语法分析环节,其基于词法分析得到的词法单元,按照 C++ 的语法规则来检查语句是否构造正确。编译器会构建语法树(也叫分析树或者解析树)来表示代码的语法结构,语法树的节点对应不同的语法结构元素,比如函数定义、语句块、表达式等。常见的语法分析方法有自顶向下分析(如递归下降分析法)和自底向上分析(如算符优先分析法、LR 分析法等)。以递归下降分析法为例,它从语法树的根节点开始,按照语法规则,为每个非终结符(如语句、表达式等需要进一步展开的语法结构)编写对应的分析函数,这些函数会递归调用以处理更下一层的语法结构,通过不断地匹配词法单元和语法规则,逐步构建出完整的语法树,如果在构建过程中发现无法匹配语法规则的情况,就说明代码存在语法错误,编译器会给出相应的报错信息。

语义分析

在语法分析完成并构建语法树后,进入语义分析阶段。语义分析要确保代码的语义逻辑正确,它会遍历语法树,检查各种语义相关的问题。例如,会查看变量是否在使用前已经被正确声明,变量的使用是否符合其声明的类型(如不能将一个整数变量当作指针使用),函数调用时传入的参数类型是否与函数定义的参数类型匹配,是否存在隐式类型转换且这种转换是否合理等。同时,语义分析还会处理一些 C++ 特有的语义特性,比如类的继承关系是否正确、虚函数的调用是否符合多态规则等。这一过程中,编译器会利用符号表来记录变量、函数等符号的相关信息,比如变量的类型、作用域、内存地址等,通过查询和更新符号表,结合语法树的遍历,完成对代码语义的全面检查,若发现语义错误,同样会向开发者反馈相应的错误提示。

代码生成

经过前面的分析阶段后,编译器会进行代码生成的工作,也就是把 C++ 源代码对应的语法树和语义信息转换为目标机器的汇编语言代码或者机器语言代码(取决于编译器的实现和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义操作,编译器有相应的代码生成规则和模板。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加法表达式 “a + b”,编译器会根据变量 “a” 和 “b” 的类型(是整数、浮点数等)以及目标机器的指令集,生成对应的汇编指令(如在某些机器上可能是 “add” 指令等)来实现加法操作;对于函数调用,会生成相应的指令来进行参数传递、栈帧的调整、跳转到函数入口地址以及返回结果等操作。编译器还会进行一些优化工作,比如指令调度优化,调整指令的执行顺序以提高执行效率;常量折叠优化,将编译期能计算出结果的常量表达式直接计算出结果等,最终生成的代码会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存在(如汇编文件.s 或者目标文件.o 等),为后续的链接等环节做准备。

链接器是怎么链接的?

链接器在将多个目标文件以及可能用到的库文件整合生成可执行程序时,主要通过以下关键步骤来进行链接操作。

符号解析

链接器首先要做的就是符号解析工作。在编译阶段生成的各个目标文件中,包含了代码中定义的函数、变量等符号,同时也存在对其他目标文件或者库文件中符号的引用。例如,一个源文件中调用了另一个源文件里定义的函数,在编译这个源文件时,只是生成了一个对该函数的引用标记,并没有确定其实际地址。链接器会遍历所有参与链接的目标文件和库文件,查找每个符号引用对应的符号定义所在位置,构建一个符号表来记录这些符号及其相关信息,比如符号的名称、所在的目标文件或库文件、相对地址等。通过这个过程,明确每个引用的符号具体是由哪个目标文件或者库文件中的哪部分代码来定义的,为后续的重定位等操作奠定基础。如果在符号解析过程中发现有符号引用找不到对应的定义,就会产生链接错误,提示开发者缺少相应的定义。

重定位

在完成符号解析后,进入重定位阶段。由于在编译生成的目标文件中,函数、变量等符号的地址大多是相对地址或者是基于目标文件自身的临时地址设定,在最终的可执行程序里,这些地址需要转换为实际的内存中的绝对地址,这就是重定位的任务。链接器会根据可执行程序的内存布局规划以及符号解析得到的信息,对每个目标文件中的代码和数据进行地址调整。比如,对于一条指令中涉及到对某个外部函数的调用,在目标文件中它可能只是一个相对的偏移量指向该函数,链接器会将这个偏移量替换为该函数在最终可执行程序内存中的实际绝对地址;对于变量的访问也是类似,将相对地址修改为绝对地址,使得程序运行时,CPU 能准确地找到对应的代码执行以及数据读取,保证整个程序在内存中的正确运行。

合并段与资源整合

链接器还会对目标文件中的各个段(如代码段、数据段等)进行合并操作。不同的目标文件中可能都有自己的代码段和数据段,链接器会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整合到可执行程序对应的段中,确保代码和数据在内存中的合理布局。例如,将所有目标文件中的代码部分依次排列到可执行程序的代码段中,数据部分也同样进行整合排列到数据段中,同时处理好诸如全局变量的初始化、静态变量的分配等相关事宜。对于静态库,链接器会根据程序对静态库中函数和数据的使用情况,将相关的部分从静态库文件中提取出来,合并到可执行程序中,使其成为可执行程序的一部分;而对于动态库,链接器则是记录好程序对动态库的依赖关系以及相应符号的引用信息,以便在程序运行时,操作系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去动态加载对应的动态库,并进行必要的地址绑定等操作,完成整个链接过程,最终生成完整的可执行程序,像 Windows 下的.exe 文件或者 Linux 下具备可执行权限的二进制文件等。

设计模式相关

设计模式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针对反复出现的特定问题所总结归纳出的通用解决方案,它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等多方面的质量特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核心目的是确保一个类在整个程序生命周期内只有一个实例存在,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获取这个实例。它通常通过将类的构造函数设为私有,防止外部随意创建实例,然后在类内部自己创建并保存唯一的实例,再通过一个静态的公共方法供外部获取该实例。例如,在数据库连接管理的场景中,为了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数据库连接对象,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可能出现的连接过多等问题,可以采用单例模式来创建唯一的数据库连接实例,整个应用程序都通过这个唯一的访问点来获取和使用数据库连接,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数据操作的一致性。

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主要用于对象的创建过程,它将对象的具体创建逻辑和使用逻辑分离开来。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等不同形式。简单工厂模式有一个工厂类,通过一个工厂方法根据传入的参数等条件来决定创建哪种具体类型的产品对象,隐藏了对象的具体创建细节,使得代码的依赖关系更清晰。工厂方法模式则是在简单工厂模式基础上,将工厂方法抽象成抽象方法,由具体的子类工厂去实现,进一步符合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适合有多种产品族且需要灵活创建不同产品的场景。抽象工厂模式更加复杂,它可以创建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对象,常用于需要创建多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对象的复杂场景,比如在游戏开发中,不同的游戏场景可能需要创建不同风格的角色、道具、地图等一系列相关元素,抽象工厂模式就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对象创建的复杂性,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建立了一种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被观察的对象(主题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它的观察者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自身状态。例如,在一个股票交易系统中,股票价格就是主题对象,多个股民或者投资机构作为观察者,它们关注着股票价格的变化。当股票价格发生变动时,系统会通知所有关注这只股票的观察者,观察者们可以根据新的价格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等操作。这种模式实现了对象之间的松耦合,主题对象不需要知道具体有哪些观察者,只需要在状态改变时发出通知,而观察者只需要实现相应的更新方法并注册到主题对象上,方便系统中对象间的信息传递和状态同步,常用于事件处理、消息推送等场景。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或者策略,将它们分别封装成独立的类,并且让这些类可以互相替换。在程序运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来执行特定的任务。比如在电商系统中,计算商品总价的策略可能有多种,如按照原价计算、按照折扣价计算、按照满减规则计算等,将这些不同的计算策略封装成不同的策略类,每个策略类都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总价的方法,然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如是否使用优惠券、是否满足满减条件等)来动态选择相应的策略类进行总价计算,这样使得算法的替换和扩展变得容易,代码结构更加清晰,符合开闭原则,常用于有多种可选算法或者业务规则的场景,提高了软件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允许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动态地给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或者行为。它通过创建装饰器类,装饰器类和原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在装饰器类中包含了被装饰对象的引用,然后在装饰器类的方法中既调用被装饰对象的对应方法实现原有功能,又可以添加额外的操作来扩展功能。例如,在一个文本处理系统中,有一个基础的文本显示功能,现在想要给文本添加一些装饰效果,如加粗、下划线、变色等,就可以通过装饰器模式,创建不同的装饰器类对应不同的装饰效果,将原文本对象传入装饰器类,在显示文本时就能在原有文本基础上呈现出相应的装饰效果,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多个装饰器来实现多种装饰效果的叠加,提高了功能扩展的灵活性,适用于需要动态添加功能的场景,同时保持了原有代码的稳定性。

设计模式知道哪些,实际用过哪些

我知晓多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并且在不同的项目场景中有过实际运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创建型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如前所述,它确保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在很多系统中都有应用,像日志记录模块,整个程序只需一个实例来负责将各种日志信息记录到文件或者其他输出端,避免多处创建日志记录实例导致文件操作混乱等问题。通过把构造函数私有化,在类内部创建唯一实例,再用静态方法获取该实例,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统一的日志记录入口。
  • 工厂模式:包含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模式。在游戏开发里,不同的游戏角色有着不同的创建逻辑,比如战士、法师等角色,其属性初始化、技能配置等创建过程有差异。利用工厂模式,能根据选择创建对应的角色对象,将创建细节封装在工厂类中,让游戏主逻辑代码更简洁,只需从工厂获取角色即可,便于后续扩展新角色类型,符合开闭原则,增强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结构型设计模式

  • 代理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例如在网络请求场景中,有一些远程服务器资源的访问,可能需要权限验证或者进行请求的缓存处理等。通过代理对象,先拦截请求,做相应的验证、缓存操作后,再决定是否真正去访问远程资源,这样既保证了资源访问的安全性,又能提高一定的访问效率,避免重复请求相同资源,对远程资源起到了保护和优化访问的作用。
  • 装饰器模式:以图形绘制系统为例,有基本的图形绘制功能,如绘制圆形、矩形等。若要给图形添加额外效果,像添加边框颜色、填充图案等。利用装饰器模式,创建对应装饰器类,在不改变原有图形绘制类结构的基础上,给图形动态添加这些装饰效果,而且可以灵活组合不同装饰器来实现多样化的图形外观,提高了功能扩展的灵活性,让图形绘制功能更丰富且易于维护。

行为型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在电商系统中,商品库存变化是一个被关注的主题,多个模块比如前端显示模块、订单处理模块等都需要知晓库存变化情况。库存管理类作为主题对象,当库存数量改变时,会通知注册的各个观察者模块,各模块收到通知后可做相应处理,像前端更新显示库存数量,订单模块判断库存是否满足新订单需求等,实现了模块间的松耦合,方便后续增加或减少关注库存的模块,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策略模式:比如在一个文件加密软件中,有多种加密算法可供选择,如 AES、DES 等。将每种加密算法封装成独立的策略类,都实现统一的加密接口。根据用户选择的加密方式,调用对应的策略类来执行加密操作,方便后续添加新的加密算法,只需创建新的策略类并实现接口即可,代码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同时不同策略可灵活切换,满足不同用户对加密的需求。

这些设计模式在实际项目中通过合理运用,都极大地提升了代码质量和系统的整体性能,让软件更易于开发、维护和扩展。

你是如何实现 C++ 多线程服务器

在 C++ 中实现多线程服务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相关技术要点。

首先,需要引入相应的多线程库,在 C++11 及以后,标准库提供了<thread>头文件用于支持多线程编程。

服务器套接字创建与初始化

要创建一个服务器,第一步是通过网络编程相关的函数来创建套接字(Socket)。利用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基于特定协议族(比如常见的AF_INET表示 IPv4 协议族)和套接字类型(如SOCK_STREAM用于 TCP 协议,SOCK_DGRAM用于 UDP 协议)的套接字描述符。之后,使用bind()函数将这个套接字绑定到指定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上,使得服务器在网络上能够被客户端找到并连接(对于 TCP 服务器而言)或者接收数据(对于 UDP 服务器而言)。接着,对于 TCP 服务器,还需要调用listen()函数让套接字进入监听状态,准备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线程创建与任务分配

当服务器准备好接收连接后,就可以开始创建线程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了。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每当有新的客户端连接请求到来(对于 TCP 服务器,通过accept()函数获取新的客户端连接套接字;对于 UDP 服务器,则直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专门处理这个客户端的相关事务。例如,在创建线程时,可以使用std::thread类,像下面这样(以简单的示例说明):

void clientHandler(int clientSocket) {// 这里是处理客户端请求的具体逻辑,比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返回结果等// 可以使用recv()、send()等函数进行数据的收发操作(针对TCP情况)// 或者使用recvfrom()、sendto()函数(针对UDP情况)// 处理完成后关闭客户端套接字close(clientSocket);
}int main() {// 前面创建、绑定、监听等套接字相关操作省略while (true) {int clientSocket = accept(serverSocket, NULL, NULL);  // 获取客户端连接套接字(TCP情况)std::thread t(clientHandler, clientSocket);  // 创建新线程处理客户端请求t.detach();  // 分离线程,让线程独立运行,不阻塞主线程}// 关闭服务器套接字等清理操作省略return 0;
}

在上述代码中,clientHandler函数就是每个线程要执行的任务,用于处理具体的客户端请求,根据不同的协议(TCP 或 UDP)使用相应的函数进行数据收发等操作。

线程同步与资源管理

由于多线程环境下可能会出现资源竞争等问题,所以需要进行线程同步操作。比如多个线程可能会同时访问一些共享的数据结构(如服务器端的全局配置信息、连接列表等),这时可以使用互斥锁(std::mutex)来保护这些共享资源。在访问共享资源前先锁住互斥锁,访问完后再解锁,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访问这些资源,避免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另外,对于线程的生命周期管理也很重要,要合理决定线程是采用detach(分离)还是join(合并)的方式。detach让线程独立运行,主线程不用等待它结束;join则会阻塞主线程,直到对应的线程执行完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式,确保服务器稳定、高效地运行,能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提升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简历上写了用 mininet 实现了 UDP 的可靠传输,讲一下怎么做的

在利用 Mininet 实现 UDP 的可靠传输时,主要借助了一些额外的机制和工具来弥补 UDP 本身不具备可靠性保障的特点,以下是具体的实现步骤和相关要点。

搭建 Mininet 网络环境

首先通过 Mininet 创建一个模拟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使用其提供的命令或者 Python API 来构建包含多个主机、交换机等网络元素的拓扑。例如,创建一个简单的拓扑,包含两个主机(host1 和 host2)以及它们之间通过交换机连接,(以 Python 脚本为例):

from mininet.net import Mininet
from mininet.topo import Topoclass SimpleTopo(Topo):def build(self):h1 = self.addHost('h1')h2 = self.addHost('h2')s1 = self.addSwitch('s1')self.addLink(h1, s1)self.addLink(h2, s1)net = Mininet(topo=SimpleTopo())
net.start()

这样就搭建好了一个简单的模拟网络环境,后续的 UDP 可靠传输相关操作就在这个环境里的主机之间进行。

添加可靠传输机制

UDP 本身是无连接且不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所以要实现可靠传输,需要在应用层添加一些机制。

一是采用序列号机制,在发送端,为每个发送的 UDP 数据报添加一个唯一的序列号,这个序列号可以是简单的递增整数。例如,在发送数据报的结构体或者类中添加一个成员变量用于记录序列号。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序列号来判断是否是重复的或者丢失了中间的数据报。如果收到的序列号不连续,就知道有数据报丢失,需要请求发送端重发。

二是引入确认和重传机制。接收端在收到数据报后,向发送端发送一个确认消息(ACK),告知发送端已收到对应的数据报。发送端设置一个超时定时器,在发送数据报后开始计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接收端的 ACK,就认为数据报丢失了,会重新发送该数据报。可以通过 Python 的socket模块来实现 UDP 数据报的发送、接收以及定时器的设置等操作,比如: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发送端示例代码
send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sequence_number = 0
while True:data = "Message " + str(sequence_number)sender_socket.sendto(data.encode('utf-8'), ('10.0.0.2', 12345))  # 假设接收端IP和端口start_time = time.time()while True:if time.time() - start_time > 1:  # 超时时间设置为1秒,可调整print("Timeout, resending...")breaktry:ack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ack_socket.settimeout(0.5)  # 设置接收ACK的超时时间ack_data, addr = ack_socket.recvfrom(1024)if ack_data.decode('utf-8') == str(sequence_number):print("ACK received for message", sequence_number)sequence_number += 1breakexcept socket.timeout:continue

在上述代码中,发送端发送 UDP 数据报,等待接收端的 ACK,超时未收到就重发,接收端类似地接收数据报后发送 ACK 回给发送端,以此实现可靠传输的基本逻辑。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可选但更好的优化)

为了让 UDP 可靠传输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更稳定高效,还可以考虑添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流量控制可以通过滑动窗口协议来实现,限制发送端一次性发送过多的数据,避免接收端来不及处理。拥塞控制则可以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比如通过监测丢包率、往返时间等指标)来动态调整发送数据的速率,防止网络拥塞导致大量数据丢失,进一步提升 UDP 可靠传输的性能和稳定性,不过这部分实现相对复杂一些,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和算法来进行优化。

通过以上这些在 Mininet 模拟网络环境下的操作和机制添加,就能实现 UDP 的可靠传输,让原本不可靠的 UDP 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类似 TCP 协议的可靠性保障功能,满足一些对数据传输可靠性有要求的应用场景需求。

C++ 类型转换了解吗?区别?

在 C++ 中,存在多种类型转换方式,它们各有特点且适用场景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转换及其区别。

隐式类型转换

隐式类型转换是由编译器自动进行的类型转换,在很多情况下,编译器会根据代码的上下文和 C++ 的类型转换规则,在不显示声明的情况下进行类型转换。例如,将一个较小范围的整数类型赋值给一个较大范围的整数类型时,像把short类型的值赋给int类型的变量,编译器会自动进行转换,因为int能够容纳short类型的数据范围,这种转换是安全且合理的,不会丢失数据。再比如,在算术表达式中,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时,编译器也会进行隐式类型转换,通常是将精度较低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精度较高的数据类型,如intdouble进行加法运算时,int会先被转换为double类型再进行运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隐式类型转换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在某些复杂的表达式或者函数调用中,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出现不符合预期的转换。比如在函数重载的场景下,由于隐式类型转换可能导致调用了错误的重载函数,引发逻辑错误。

显式类型转换(C 风格的强制类型转换)

C 风格的强制类型转换使用圆括号来进行,形式为(目标类型)表达式。例如,(float)5会把整数5强制转换为浮点数类型。它可以进行多种类型之间的转换,不管转换是否合理、安全,只要在语法上符合要求,编译器就会执行。比如将一个指针类型强制转换为整数类型,或者将一个较大的整数类型强制转换为较小的整数类型(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溢出),编译器不会阻止这种转换,这就要求开发者自己要非常清楚转换的后果并且确保转换是符合逻辑需求的。由于它的灵活性和潜在的危险性,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容易因滥用导致难以排查的错误。

C++ 风格的类型转换(static_cast、dynamic_cast、const_cast、reinterpret_cast)

  • static_cast:它用于进行比较常规的、编译器认为合理的类型转换,通常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类型之间的转换,比如在不同的数值类型之间转换(如intdouble)、基类指针或引用到派生类指针或引用的转换(前提是这种转换是安全的,也就是在编译时能确定是有效的转换,比如派生类对象赋值给基类指针时,可以用static_cast再转换回派生类指针,但要确保对象本身确实是派生类对象)。它会进行一些必要的编译期检查,相对比较安全,比 C 风格强制类型转换更规范,能让代码意图更清晰,减少错误的发生。
  • dynamic_cast:主要用于在类的继承体系中进行安全的向下转型,也就是将基类指针或引用转换为派生类指针或引用。与static_cast不同的是,它是在运行时进行类型检查,如果转换的对象实际类型不符合要求,它会返回一个空指针(对于指针类型转换)或者抛出std::bad_cast异常(对于引用类型转换),常用于在多态场景下,不确定对象具体类型但需要进行准确的类型转换操作时,确保了转换的安全性,避免了错误地访问不存在的派生类成员等问题。
  • const_cast:专门用于去除或者添加变量的const属性。例如,有一个const指针或引用指向某个对象,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确实需要修改这个对象(虽然从语义上来说不太符合const的本意,但可能存在特殊需求,比如在函数内部需要临时修改一个外部传入的const对象),可以通过const_cast来去除const限定,将其转换为非const的指针或引用,不过这种操作要谨慎使用,避免破坏了const原本保证的数据不可修改性带来的代码逻辑错误。
  • reinterpret_cast:它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底层、语义上关联性不大的类型转换,比如将指针类型和整数类型互相转换,或者将一种函数指针类型转换为另一种函数指针类型等,这种转换几乎不进行类型相关的检查,只是简单地重新解释内存中的数据类型,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转换方式,除非对内存布局和底层机制非常清楚,否则很容易导致程序出现严重错误,一般在一些特定的底层编程或者和硬件交互等特殊场景下才会谨慎使用。

总体而言,不同的类型转换方式在 C++ 中有着各自的用途和风险,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编程场景和需求,合理选择合适的类型转换方式,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linux 如何查询端口号占用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有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查询端口号的占用情况,以下是具体介绍。

使用 netstat 命令

netstat命令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状态查看工具,它可以显示各种网络相关的信息,包括端口号的占用情况。

基本的使用语法如下(以查看所有 TCP 和 UDP 协议下的端口占用情况为例):

netstat -tunlp

其中:

  • -t选项表示显示 TCP 协议相关的连接和监听端口信息。
  • -u选项用于显示 UDP 协议相关的连接和监听端口信息。
  • -n选项是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而不是尝试解析成域名或者服务名称等,这样显示更直观简洁,便于查看具体的端口数字。
  • -l选项用于只显示处于监听状态的端口,也就是服务器端正在等待客户端连接的那些端口,如果省略这个选项,则会显示所有的连接状态(包括已经建立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端口情况)。
  • -p选项会显示与端口相关联的进程信息,比如显示出是哪个进程占用了该端口,进程的 PID(进程标识符)以及进程名称等,方便进一步了解是哪个程序在使用这个端口,不过使用这个选项需要有足够的权限(通常是 root 权限或者有相应的权限配置),否则可能无法显示进程相关信息。

例如,执行上述命令后,输出可能类似如下形式: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1234/sshd
tcp6       0      0 :::80                   :::*                    LISTEN      5678/httpd
udp        0      0 0.0.0.0:68

linux 内核中有个函数是错误的,不要重新编译,如何修复?

在 Linux 内核中遇到某个函数有错误且不重新编译内核来修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不过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当然这些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

使用内核模块(Kernel Module)机制(如果适用)

如果出错的函数所在的功能可以通过内核模块的形式来实现或者替代,那可以编写一个新的内核模块。首先,分析该错误函数所负责的具体功能以及它与其他部分的接口关系。然后,在新的内核模块中重新实现这个功能对应的正确逻辑。例如,如果是某个设备驱动相关的函数出现错误,且这个驱动原本就是以模块形式加载的,那么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模块代码文件,按照内核模块的编写规范,定义相应的初始化函数、清理函数等,在初始化函数中注册新的设备操作函数(也就是修复后的对应功能函数)来替换原来有错误的那个函数,之后通过insmod命令将这个新的内核模块加载到内核中,使其生效,这样就可以在不重新编译整个内核的情况下,修正这个函数错误带来的问题。不过,并非所有内核中的函数都能方便地通过这种方式来替换,有些函数可能涉及内核核心的基础功能,很难单独抽离成模块进行替换。

借助内核的动态调试(Dynamic Debugging)和热补丁(Hotpatch)相关技术(若支持)

部分 Linux 内核版本支持一定程度的动态调试和热补丁功能。可以利用内核提供的动态调试接口,先定位到出错函数具体的执行情况,比如查看函数参数、返回值等信息,确定错误产生的具体环节。一些热补丁工具允许在运行时修改内核内存中的代码指令,以修复函数的错误逻辑。但这种方式需要对内核的内存布局、指令格式等有很深的了解,并且要严格按照内核的相关机制来操作,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崩溃,同时也并非所有的 Linux 发行版和内核版本都很好地支持这些功能,需要提前确认其可用性。

修改内核启动参数和相关配置(对于部分可配置相关错误)

如果函数的错误与某些内核可配置的参数或者运行时的默认行为有关,那么可以尝试修改内核启动参数,例如通过grub配置文件(在基于 GRUB 引导的系统中),添加或者修改相应的内核启动选项,来改变函数执行时的一些条件,使其绕过错误的执行路径或者按照预期的正确方式运行。另外,对于一些与文件系统、网络等相关的函数错误,如果是由于默认配置不合适导致的,还可以通过修改对应的系统配置文件(如/etc/sysctl.conf等用于网络等参数配置的文件)来调整相关设置,尽可能减轻函数错误带来的影响,不过这种方式只能解决因配置原因导致的部分函数错误情况,对于函数本身逻辑代码的错误可能无能为力。

总体而言,不重新编译内核修复其中函数的错误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依据具体的函数功能、错误类型以及内核的相关特性来综合选择合适的修复手段,并且要谨慎操作,避免对系统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top 里面有什么?

top是 Linux 系统中一个非常实用的性能监测工具,它展示了丰富的系统相关信息,以下是其主要呈现的内容。

系统资源总体使用情况概述

top命令的输出最上方,会显示当前系统的一些关键指标的总体情况。例如,会展示系统运行的时长,也就是从系统启动到当前时刻过去了多长时间,通过这个信息可以大致了解系统的持续运行状态。还会显示当前登录的用户数量,这对于判断系统的负载来源等有一定参考价值,若用户数量较多且系统资源紧张,可能意味着多个用户的操作共同给系统带来了压力。同时,会呈现系统平均负载情况,这里的平均负载通常是指在过去 1 分钟、5 分钟、15 分钟内,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运行状态(等待磁盘 I/O、等待网络等)的平均进程数,通过观察这几个时间维度的平均负载数值,可以直观地知晓系统当前是处于空闲、轻度负载还是重度负载状态,比如当 1 分钟平均负载数值较高,而 15 分钟平均负载相对较低时,可能意味着系统刚刚经历了一个短时间的资源使用高峰。

进程相关信息

占据top输出大部分篇幅的是进程相关内容。对于每个进程,会列出其进程标识符(PID),这是每个进程在系统中的唯一编号,方便后续对特定进程进行操作(如通过kill命令根据 PID 来终止进程等)。还会显示进程所属的用户,明确是哪个用户启动的该进程,有助于了解不同用户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接着是进程的优先级(PR),优先级决定了进程在获取 CPU 资源时的先后顺序,数值越低优先级越高,系统会优先调度优先级高的进程运行。

top还会展示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VIRT)、物理内存(RES)以及共享内存(SHR)的大小情况,通过这些内存相关指标可以看出各个进程对内存资源的消耗程度,判断是否存在内存占用过多的进程导致系统内存紧张。此外,会显示进程占用 CPU 的百分比(% CPU),清晰呈现哪些进程正在大量消耗 CPU 资源,以及进程已经运行的时间(TIME+)等,方便定位到那些长时间占用资源或者消耗资源异常的进程。

系统资源详细统计信息

top输出的下方,会有关于系统 CPU 使用情况的详细分类统计,比如展示用户态 CPU 使用率(也就是用户进程占用 CPU 的比例)、内核态 CPU 使用率(系统内核相关操作占用 CPU 的比例)、空闲 CPU 百分比等,通过这些细分数据能更精准地分析 CPU 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分配情况。对于内存方面,也会有总的物理内存大小、已使用内存大小、空闲内存大小以及缓存和缓冲区内存大小等详细统计,帮助全面掌握系统内存资源的整体状况,以便在出现资源紧张等问题时能准确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总之,top命令提供的这些丰富信息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开发人员等快速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资源分配以及各个进程的表现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或调整。

你提到僵尸进程,僵尸进程是怎么回事?

僵尸进程是 Linux 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进程状态相关概念,它在进程的生命周期结束后出现,有着特定的形成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以下是详细介绍。

僵尸进程的形成过程

在 Linux 系统中,当一个进程结束执行其代码逻辑,也就是完成了它原本要做的任务后,这个进程并不会立刻从系统中消失。它会进入一个 “僵尸” 状态,等待父进程来回收它的相关资源(如进程控制块等)。进程控制块中包含了进程的很多重要信息,比如进程的 PID、退出状态等。当子进程结束时,内核会保留这个进程控制块等相关信息,并且将子进程的状态标记为僵尸状态(Zombie),然后通知父进程可以来进行资源回收操作了,这个时候从系统层面来看,就出现了一个僵尸进程。

例如,假设有一个父进程创建了一个子进程来执行某个特定任务,比如子进程负责读取一个文件中的数据并进行简单处理,当子进程完成这个任务后,它就会结束运行,但它的进程控制块等资源不会马上释放,而是等待父进程通过waitwaitpid等系统调用去获取子进程的退出状态,并完成最后的资源回收工作,如果父进程没有及时进行这个操作,子进程就会一直处于僵尸状态,滞留在系统中。

僵尸进程带来的影响

僵尸进程本身并不占用太多的实际系统资源,因为它已经结束了运行,不会再消耗 CPU 时间或者使用大量的内存等。但是它的存在会占用进程表项,也就是系统中用于记录进程相关信息的一种数据结构空间,每个进程在系统里都有对应的表项来记录其关键信息,当僵尸进程过多时,会导致进程表空间被大量占用,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使得系统无法再创建新的进程,因为进程表已满,这就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扩展性。

如何处理僵尸进程

要解决僵尸进程问题,关键在于让父进程及时地去回收子进程的资源。父进程可以通过合理地使用waitwaitpid系统调用,在合适的时机检查子进程是否已经结束,如果结束了就获取其退出状态并释放相关资源,避免子进程一直处于僵尸状态。另外,在一些复杂的多进程编程场景中,如果父进程本身事务繁忙或者由于程序逻辑错误等原因忘记回收子进程资源,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机制,让父进程在接收到特定信号(如SIGCHLD信号,当子进程结束时,内核会向父进程发送这个信号)时,自动执行资源回收操作,确保子进程结束后能尽快从系统中清除,维持系统进程管理的正常秩序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shell 是如何 kill 一个进程,进程间相互通信的方式。

shell 如何 kill 一个进程

在 shell 中,通常使用kill命令来终止一个进程,不过其背后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机制和操作要点。

首先,kill命令的基本语法形式是kill [信号选项] [进程标识符(PID)]。其中,最常用的是发送默认的终止信号(SIGTERM信号)给指定的进程,例如,若要终止一个 PID 为 1234 的进程,可以直接在 shell 中输入kill 1234,这相当于向该进程发送了SIGTERM信号,告知进程应该正常终止运行,此时进程会收到这个信号,然后可以在进程内部进行一些清理工作(如关闭打开的文件、释放占用的内存等)后再结束自身。

然而,有些进程可能不会响应SIGTERM信号,或者由于程序逻辑错误等原因无法正常终止,这时可以选择发送更强制的信号,比如SIGKILL信号,使用命令kill -9 [PID](“-9” 就是代表SIGKILL信号)来强制终止进程,SIGKILL信号会立即终止进程,不会给进程留任何清理或者响应的机会,不过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进程正在进行的一些重要操作(如文件写入但未完成)可能会被突然中断,造成数据丢失或者文件损坏等情况,所以一般优先尝试使用SIGTERM信号让进程正常终止,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SIGKILL信号。

另外,还可以通过进程名等其他方式来查找并终止进程,例如使用killall命令,它可以根据进程名来向所有匹配的进程发送信号,像killall httpd会向所有名为httpd的进程发送指定的信号(默认也是SIGTERM信号,可通过选项改变信号类型),方便一次性处理多个相同名称的进程。

进程间相互通信的方式

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间相互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有多种方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管道(Pipe)

管道是一种最基本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分为无名管道和有名管道。无名管道通常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父子进程等)的进程之间通信,通过pipe系统调用创建一个管道,管道在内存中表现为一个缓冲区,一端用于写入数据,另一端用于读取数据,父子进程可以分别关闭不需要的一端,然后通过读写管道来传递信息,比如父进程可以将一些命令行参数等信息通过管道传递给子进程去执行相关操作。有名管道则可以在无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通信,通过mkfifo命令创建有名管道文件,多个进程可以通过打开这个文件来实现读写通信,不过有名管道通信是半双工的,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

信号(Signal)

信号是一种异步的进程间通信方式,用于通知一个进程某个事件发生了。系统定义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比如前面提到的SIGTERM用于请求进程正常终止,SIGKILL用于强制终止进程等。进程可以注册信号处理函数,当接收到特定信号时,就会执行对应的处理函数来响应这个信号,实现简单的信息传递,不过信号能携带的信息量比较少,通常只是用于通知一些简单的事件情况。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是一种基于消息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它允许进程把消息发送到一个队列中,其他进程可以从这个队列中获取消息进行阅读和处理。消息队列有一定的格式和顺序要求,不同的消息可以设置不同的类型标识等,方便接收进程按照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它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进程(无论是否有亲缘关系)之间进行通信,并且消息可以在队列中保存一段时间,直到被接收进程取走,不像管道那样实时读写,具有更好的异步通信特性。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允许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区域,通过将这块内存映射到各自的进程地址空间中,进程就可以对这块共享内存进行读写操作来传递信息。不过,由于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访问共享内存,需要通过一些同步机制(如互斥锁等)来避免数据冲突和不一致的问题,使用得好可以实现非常快速的数据传递和共享,适合在需要频繁交换大量数据的进程之间使用。

信号量(Semaphore)

信号量主要用于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操作,它是一个计数器,通过P操作(一般表示申请资源,会使计数器减 1)和V操作(一般表示释放资源,会使计数器加 1)来控制对共享资源(如共享内存、设备等)的访问,多个进程可以根据信号量的值来判断是否可以访问相应资源,从而避免资源的冲突使用,保障进程间协同工作的有序进行,常与共享内存等通信方式配合使用,增强通信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和协调能力。

浏览器中输入一个 url,到网页显示的过程描述。

当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后,到最终网页显示出来,会经历多个复杂且有序的阶段,以下是详细的过程描述。

URL 解析阶段

浏览器首先会对输入的 URL 进行解析,将其分解成不同的部分。URL 一般包含协议部分(如httphttps等)、域名部分(如www.example.com)、路径部分(如/index.html)以及可能有的查询参数等内容。浏览器通过解析明确要使用的网络协议、需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域名以及具体请求的资源路径等信息,这一步是后续操作的基础,就好像明确了出行的目的地和交通方式一样,为发起请求做好准备。

DNS 查询阶段

基于解析出的域名,浏览器需要查找对应的 IP 地址,这个过程就是 DNS(域名系统)查询。浏览器会先查看本地的 DNS 缓存,如果缓存中有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就直接使用,这样可以加快访问速度,避免重复查询。若本地缓存中没有,浏览器会向本地配置的 DNS 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本地 DNS 服务器如果有记录也会返回相应 IP 地址,要是它也没有,就会依次向更高级别的 DNS 服务器(如根 DNS 服务器、顶级域名 DNS 服务器等)进行递归查询,直到找到目标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为止,最终得到 IP 地址后,就确定了要访问的服务器在网络上的具体位置。

建立 TCP 连接阶段

对于基于 HTTP 或 HTTPS 协议的请求(大多数网页访问情况),在获取到服务器 IP 地址后,浏览器需要与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因为这两种协议是基于 TCP 协议来传输数据的。浏览器会向服务器的指定端口(HTTP 通常使用端口 80,HTTPS 使用端口 443)发送 TCP 连接请求(也就是执行三次握手协议),先是浏览器发送一个包含 SYN(同步序列号)标志的 TCP 报文段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回复一个包含 SYN 和 ACK(确认)标志的报文段,浏览器再发送一个包含 ACK 标志的报文段给服务器,完成三次握手,此时 TCP 连接正式建立,就像在双方之间搭建好了一条可靠的通信通道,为后续的数据传输奠定基础。

发送 HTTP 请求阶段

在 TCP 连接建立好之后,浏览器会按照 HTTP 协议的规范,将请求信息(如请求的方法,常见的有GETPOST等,请求的资源路径、HTTP 版本等)打包成 HTTP 请求报文,通过已经建立的 TCP 连接发送给服务器,告知服务器自己想要获取的具体内容,例如请求获取某个网页文件或者执行某个特定的 Web 服务操作等,这一步相当于向服务器下订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服务器处理并响应阶段

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发送的 HTTP 请求报文后,会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是请求网页文件,服务器会查找对应的文件资源,可能还会进行一些后台逻辑处理(如根据用户权限判断是否可以访问、执行动态网页生成操作等),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一般是网页内容等相关数据)按照 HTTP 协议的格式打包成 HTTP 响应报文,通过之前建立的 TCP 连接返回给浏览器,这个响应报文包含了状态码(如200表示请求成功、404表示未找到资源等)、响应头(包含如内容类型、编码方式等信息)以及响应正文(也就是实际的网页内容等)。

浏览器解析并渲染网页阶段

浏览器收到服务器发回的 HTTP 响应报文后,首先会查看状态码来确认请求是否成功等情况。如果状态码表示请求成功,就会开始解析响应报文中的响应正文内容。对于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容,浏览器会构建 DOM(文档对象模型)树,对 HTML 标签进行解析并将其转化成树形结构,用于表示网页的结构信息。对于 CSS(层叠样式表)内容,会构建 CSSOM(CSS 对象模型)来管理网页的样式信息,然后将 DOM 树和 CSSOM 结合起来生成渲染树(Render Tree),渲染树中包含了要显示的各个元素以及它们的样式等信息。

你对 OLAP 有什么了解

OLAP 即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它在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OLAP 主要是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分析,以帮助企业等组织的决策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洞察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它的数据通常来源于数据仓库,这些数据经过了抽取、转换、加载(ETL)等预处理过程,整合自不同的业务系统,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高质量。

从功能特性来看,OLAP 具备强大的多维分析能力。例如,可以从时间、地域、产品类别、客户群体等多个维度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常见的操作有切片(Slice),就是从多维数据集中选取特定的一个维度的值,获取对应的数据子集,比如只看某个特定年份的销售数据;切块(Dice)则是在多个维度上同时指定范围来选取数据,像查看某个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特定产品类别的销售情况;还有钻取(Drill),包括向上钻取(Roll-up)和向下钻取(Drill-down),向上钻取是将数据进行聚合汇总,从更详细的层次上升到较概括的层次,比如从具体的产品型号销售数据汇总到产品类别销售数据,向下钻取与之相反,是从概括层次深入到更详细的层次去查看具体细节;以及旋转(Pivot),可以改变数据的展现视角,对维度和指标的展示位置进行调换等操作。

在应用场景方面,OLAP 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中。比如在零售行业,管理者可以通过 OLAP 分析不同门店、不同时间段、不同商品的销售利润情况,来决定商品的铺货策略、促销活动安排等;在金融领域,分析不同地区客户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数据,辅助制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策略。

而且,OLAP 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 ROLAP(Relational OLAP),利用关系数据库的表结构来存储和处理多维数据;还有基于多维数据库的 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数据以多维数组的形式存储,查询分析速度通常较快;以及混合方式的 HOLAP(Hybrid OLAP),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在不同场景下灵活运用不同的存储和处理机制,为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数据分析服务,助力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介绍一下,这三者的意义分别是什么,这样做优势在哪?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思想和编程范式,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对象来进行程序设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用来描述对象的特征)和行为(对象能执行的操作或方法)。例如,在一个模拟汽车的程序中,汽车可以被抽象成一个对象,它有颜色、品牌等属性,以及启动、刹车、加速等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能让程序的结构更加贴近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便于理解、维护和扩展。它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的对象,提高了软件的模块化程度,使得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不同对象的开发,并且在大型项目中更易于管理代码和进行团队协作。

封装

封装是指将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只对外公开必要的接口来与外界交互。比如在一个银行账户类中,账户的余额等属性是不希望被外部随意访问和修改的,通过将其设置为私有成员变量,并提供公共的存款、取款等方法作为接口。外部只能通过这些合法的接口来操作账户,不能直接篡改余额数据。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防止外部代码对内部数据的不合理操作导致数据错误,同时如果内部实现细节需要改变(比如修改余额的存储方式),只要接口不变,外部调用该对象的代码不需要做任何修改,降低了代码的耦合度,便于对类的内部进行优化和扩展。

继承

继承是一种在类之间建立层次关系的机制,允许一个类(派生类或子类)继承另一个类(基类或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例如,有一个基类是 “动物”,它有吃、睡等通用的方法,然后定义 “狗” 类作为派生类继承 “动物” 类,“狗” 类除了拥有 “动物” 类的这些基本属性和方法外,还可以添加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比如 “汪汪叫” 这个行为。其优势在于代码的复用性大大提高,避免了重复编写相同的代码,同时可以通过继承构建出类的层次体系,更清晰地体现出事物之间的关系,便于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扩展,当对基类进行修改(比如优化吃的方法),派生类可以自动受益,而且可以基于继承实现多态等更高级的面向对象特性。

多态

多态意味着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对象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虚函数和继承来达成。比如在一个图形绘制系统中,有基类 “图形”,它有一个虚函数 “绘制”,然后派生类 “圆形” 和 “矩形” 分别重写这个虚函数来实现各自特定的绘制方法。当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 “绘制” 函数时,会根据指针或引用实际指向的对象(是圆形还是矩形)来动态地执行对应的绘制方法。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程序可以用统一的方式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对象,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在运行时做出正确的响应,便于添加新的派生类(新的图形类型)而不需要大量修改已有的代码,符合开闭原则,增强了软件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拷贝构造函数使用场景有哪些?

拷贝构造函数在 C++ 编程中有多个重要的使用场景,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对象初始化时的复制

当使用一个已存在的对象去初始化另一个同类型的对象时,拷贝构造函数会被调用。例如,有一个类Person定义如下:

class Person {
public:std::string name;int age;Person(const std::string& n, int a) : name(n), age(a) {}// 拷贝构造函数Person(const Person& other) : name(other.name), age(other.age) {}
};

当执行Person p1("Alice", 20); Person p2 = p1;这样的语句时,就会调用拷贝构造函数,用p1对象去初始化p2对象,将p1nameage属性值复制给p2,使得p2成为和p1内容相同的一个新对象。这种情况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比如在函数返回对象时,返回值会通过拷贝构造函数创建一个临时对象(如果返回值不是引用的话)传递给调用者;或者在将对象作为参数按值传递给函数时,也会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创建一个副本传入函数内部,保证函数不会对原对象造成意外修改,同时又能使用原对象的数据进行相关操作。

对象作为容器元素时

在 C++ 的标准容器(如vectorlist等)中,如果要存储自定义类型的对象,当向容器中添加元素时,往往会涉及拷贝构造函数的调用。例如,有一个vector<Person>容器,执行vector<Person> people; Person p("Bob", 30); people.push_back(p);语句时,push_back操作会调用Person类的拷贝构造函数,将p对象复制一份存储到vector容器内部,因为容器需要管理这些对象的副本,确保它们在容器内部的存储和使用符合容器的逻辑和数据结构要求,而且在容器进行元素的复制、移动等操作(比如调整大小、排序等过程中重新分配内存等情况)时,也会多次调用拷贝构造函数来正确处理对象的复制工作。

深拷贝需求场景

当类中包含指针成员变量,并且这些指针指向动态分配的内存资源时,拷贝构造函数就需要进行深拷贝操作。比如下面的类定义:

class MyClass {
public:int* data;MyClass() {data = new int[10];// 初始化data指向的内存内容省略}// 拷贝构造函数实现深拷贝MyClass(const MyClass& other) {data = new int[10];for (int i = 0; i < 10; ++i) {data[i] = other.data[i];}}~MyClass() {delete[] data;}
};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浅拷贝(像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那样只是复制指针的值),那么当其中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释放其指针指向的内存时,另一个对象的指针就会成为悬空指针,导致后续访问出现错误。通过自定义拷贝构造函数实现深拷贝,能为新对象的指针重新分配内存,并将原对象指针指向的数据复制过来,保证每个对象都有独立的、有效的内存资源,避免这种指针相关的错误,确保对象之间的复制操作是安全且正确的。

左值和右值概念,一般什么样的东西会是一个右值?举一个右值的例子。

左值和右值的概念

在 C++ 中,左值和右值是从表达式角度来区分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值类别。

左值(lvalue)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可标识的内存位置、可以取地址并且能够在程序中持久存在的表达式的值。简单来说,左值可以出现在赋值语句的左边,也就是可以被赋值。例如,普通的变量就是典型的左值,像int a = 10;中的a,它有自己固定的内存地址,我们可以后续对a进行再次赋值,如a = 20;,还可以取它的地址&a。另外,返回引用的函数调用结果一般也是左值,因为它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有明确内存位置的对象。

右值(rvalue)则是那些要么是字面常量,要么是临时对象等在表达式求值过程中产生的、短暂存在并且不能取地址(在常规意义下)、通常不能出现在赋值语句左边的值。右值主要用于为其他对象提供初始值或者参与运算等,一旦其所在的表达式执行完毕,对应的临时对象等可能就会被销毁。

一般什么样的东西会是一个右值及例子

字面常量是常见的右值,比如整数常量5、字符串常量"Hello"等,它们本身只是一个固定的值,没有对应的可标识的内存位置供我们去改变它(虽然在内存中有存储,但从语言层面不能像变量那样去操作),所以是右值。

临时对象也是右值,例如在函数返回非引用类型的对象时,会产生一个临时对象。比如有如下函数:

class MyClass {
public:int num;MyClass(int n) : num(n) {}
};MyClass createObject() {return MyClass(10);
}

在调用createObject函数时,像MyClass obj = createObject();语句中,createObject函数返回的MyClass(10)这个表达式的值就是右值,它是一个临时创建的MyClass类型对象,只是为了给obj对象提供初始值,在这个赋值操作完成后,这个临时对象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如果没有其他地方使用它,就会被销毁,并且我们不能对这个临时对象取地址或者尝试将它放在赋值语句的左边进行赋值操作(如createObject() = MyClass(20);这样的语句是错误的)。

再比如算术表达式的结果,像3 + 5这个表达式的值就是右值,它只是在运算时临时产生的一个值,没有对应的独立的、可长期访问的内存位置,用于参与后续的运算或者给其他变量赋值等操作,完成后就不再存在了。


http://www.mrgr.cn/news/80872.html

相关文章:

  • 电子应用设计方案-62:智能鞋柜系统方案设计
  • 网络安全(3)_安全套接字层SSL
  • 【从零开始入门unity游戏开发之——C#篇08】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
  • Azure Function流式返回
  • Ubuntu22.04配置3D gaussian splatting
  • 生活小妙招之UE CaptureRT改
  • git使用和gitlab部署
  • [LeetCode-Python版] 定长滑动窗口3——1461. 检查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所有长度为 K 的二进制子串
  • 二十一、Ingress 进阶实践
  • 十大排序算法汇总(基于C++)
  • Unity开发哪里下载安卓Android-NDK-r21d,外加Android Studio打包实验
  • Fast-Planner 改进与优化:支持ROS Noetic构建与几何A*路径规划
  • ENSP实验
  • 红队规范:减少工具上传,善用系统自带程序
  • Linux基础及命令复习
  • Makefile文件编写的学习记录(以IMX6ULL开发板的Makefile文件和Makefile.build文件来进行学习)
  • Express (nodejs) 相关
  • [LeetCode-Python版] 定长滑动窗口1(1456 / 643 / 1343 / 2090 / 2379)
  • 【NLP 16、实践 ③ 找出特定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
  • jmeter中的prev对象
  • Qt学习笔记第71到80讲
  • 字符串类算法
  • Linux-Profile工具
  • QT实战经验总结 连载中
  • EE308FZ_Sixth Assignment_Beta Sprint_Sprint Essay 3
  • clickhouse-副本和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