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触发模式
Webserver::trig_mode();
根据成员变量 m_TRIGMode
的值,设置服务器的监听套接字(m_LISTENTrigmode
)和连接套接字(m_CONNTrigmode
)的触发模式。触发模式决定了服务器如何接收和处理事件,具体涉及到 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 LT) 和 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 ET) 两种模式。
/* 配置触发模式, 设置服务器的监听套接字(m_LISTENTrigmode)和连接套接字(m_CONNTrigmode)的触发模式 */
void WebServer::trig_mode()
{if (0 == m_TRIGMode) {m_LISTENTrigmode = 0; /* 监听套接字设置为 LT 模式 */m_CONNTrigmode = 0; /* 连接套接字设置为 LT 模式 */}else if (1 == m_TRIGMode) {m_LISTENTrigmode = 0; /* 监听套接字设置为 LT 模式 */m_CONNTrigmode = 1; /* 连接套接字设置为 ET 模式 */}else if (2 == m_TRIGMode) {m_LISTENTrigmode = 1; /* 监听套接字设置为 ET 模式 */m_CONNTrigmode = 0; /* 连接套接字设置为 LT 模式 */}else if (3 == m_TRIGMode) {m_LISTENTrigmode = 1; /* 监听套接字设置为 ET 模式 */m_CONNTrigmode = 1; /* 连接套接字设置为 ET 模式 */}
}
触发模式简介
在高性能网络编程中,常用的事件通知机制是 epoll
(在 Linux 系统中)。epoll
提供了两种触发模式:
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 LT):
- 工作原理:当事件条件满足时(如套接字可读),
epoll
会不断通知应用程序,直到事件条件不再满足。 - 优点:实现简单,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 缺点:在高负载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重复通知,增加 CPU 开销。
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 ET):
- 工作原理:仅在事件状态发生变化时(如套接字从不可读变为可读)通知应用程序。
- 优点:减少了不必要的通知,适合高性能、高并发场景。
- 缺点:实现复杂,需要应用程序进行更精细的事件处理,避免遗漏事件。
epoll
系统调用以及触发模式详见:epoll 系列系统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