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设计模式企业场景 面试题-mk
文章目录
- 1.工厂(方法)模式
- 1.1.简单工厂模式(不是设计模式,是编程习惯)
- 1.2.工厂方法模式(企业开发中最常见)
- 1.3.抽象工厂模式
- 2.策略模式
- 2.1.登录案例(工厂模式+策略模式)
- 3.责任链设计模式
- 4.单点登录怎么是实现的?
- 5.权限认证是如何实现的
- 6.上传数据的安全性你们怎么控制?
- 7.你负责项目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怎么解决的?
- 8.你们项目中日志怎么采集的
- 9.查看日志的命令
- 10.生产问题怎么排查
- 11.怎么快速定位系统的瓶颈
你之前项目中用过设计模式吗?

需求:设计一个咖啡店点餐系统。
设计一个咖啡类(Coffee),并定义其两个子类(美式咖啡【AmericanCoffee】和拿铁咖啡【LatteCoffee】);再设计一个咖啡店类(CoffeeStore),咖啡店具有点咖啡的功能。具体 类图设计如下:


上面的对象都是new出来的,耦合情况比较严重,如果需要更换对象,所有new 的地方都要修改,违背了软件开发的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对程序进行扩展的时候,不能修改原有的代码,需要一个热插拔的效果,那这个怎么解决?通过工厂模式解决,如果需要更换对象,直接更换工厂里面的对象即可,达到对象解耦的目的)
工厂设计模式:解耦
1.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分类
- 简单工厂模式(不是设计模式,是编程的习惯)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1.1.简单工厂模式(不是设计模式,是编程习惯)
简单工厂包含如下角色:
- 抽象产品 :定义了产品的规范,描述了产品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 具体产品 :实现或者继承抽象产品的子类
- 具体工厂 :提供了创建产品的方法,调用者通过该方法来获取产品。
SimpleCoffeeFactory:解除了coffee store 和 coffer 实现类的耦合,又产生新的耦合,coffeeStore 和 SimpleCoffeeFactory 之间的耦合,SimpleCoffeeFactory 和 coffee 之间的耦合,如果后面添加新的咖啡,需要修改SimpleCoffeeFactory 则违反了开闭原则。怎样解决呢?工厂方法模式。
1.2.工厂方法模式(企业开发中最常见)
工厂方法模式可以完美解决上面的问题。
工厂方法模式的主要角色: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提供了创建产品的接口,调用者通过它访问具体工厂的工厂方法来创建产品。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主要是实现抽象工厂中的抽象方法,完成具体产品的创建。
抽象产品(Product):定义了产品的规范,描述了产品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实现了抽象产品角色所定义的接口,由具体工厂来创建,它同具体工厂之间一一对应。
CoffeeFactory:抽象工厂,定义了工厂方法,创建产品的规范
AmericanCoffeeFactory、LatteCoffeeFactory:具体工厂,创建具体的产品
CoffeeStore:不同的工厂创建不同的产品对象
优点:
- 用户只需要知道具体工厂的名称就可得到所要的产品,无须知道产品的具体创建过程;
- 在系统增加新的产品时只需要添加具体产品类和对应的具体工厂类,无须对原工厂进行任何修改,满足开闭原则;
缺点:
- 每增加一个产品就要增加一个具体产品类和一个对应的具体工厂类,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1.3.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只考虑生产同等级的产品,抽象工厂可以处理多等级产品的生产
产品族(品牌):一个品牌下面的所有产品;例如华为下面的电脑、手机称为华为的产品族;
产品等级(分类):多个品牌下面的同种产品;例如华为和小米都有手机电脑为一个产品等级;
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升级版本,工厂方法模式只生产一个等级的产品,而抽象工厂模式可生产多个等级的产品。一个超级工厂创建其他工厂。该超级工厂又称为其他工厂的工厂
-
现咖啡店业务发生改变,不仅要生产咖啡还要生产甜点
- 同一个产品等级(产品分类)
- 咖啡:拿铁咖啡、美式咖啡
- 甜点:提拉米苏、抹茶慕斯
-
同一个风味,就是同一个产品族(相当于同一个品牌)
- 美式风味:美式咖啡、抹茶慕斯
- 意大利风味:拿铁咖啡、提拉米苏
优点:当一个产品族中的多个对象被设计成一起工作时,它能保证客户端始终只使用同一个产品族中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