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五
磁盘分区和管理
扇区默认大小为512k(字节)
查看硬盘
lsblk
存储在/dev 下面
硬盘存储数据的思路
识别硬盘
分区规划
格式化
挂载
分区规划
显示当前登录用户的用户名
•分区方案(分区模式): MBR、GPT(新技术)
•MBR(msdos)分区模式
–分区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占用所有剩余空间)、逻辑分区
–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64/16=4)
#MBR分区模式,会有一个64字节分区表,给系统传递分区区域
#一个分区信息至少需要16字节
–扩展分区可以没有,至多有一个
–1~4个主分区,或者 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n个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只是用来产生扩展分区,不能存放数据
#逻辑分区与主分区都可以存放数据,区别是传输速率快慢(逻辑分区慢)
#逻辑分区的产生实际上是逻辑上划分n个(n>=4)存储区域
- –最大支持容量为 2.2TB 的磁盘(MBR过时的主要原因)
- –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空间不能直接存储数据
- –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分区:主分区与逻辑分区
划分命令
fdisk划分MBR分区模式
- m 列出指令帮助
- p 查看现有的分区表(存放分区信息的表格)
- n 新建分区
- d 删除分区
- q 放弃更改并退出
- w 保存更改并退出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vdb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起始扇区 回车----->在上一扇区 +2Gp 查看分区表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起始扇区 回车----->在上一扇区 +1Gw 保存并退出 [root@localhost ~]# lsblk [root@localhost ~]# ls /dev/vdb[1-2]
格式化
#赋予空间文件系统的过程【文件系统:数据在空间中,存放的规则】
Windows常见的文件系统:NTFS (精装、性能强)、FAT(简单装修、兼容性强)
Linux常见的文件系统:ext4(linux6系列) 、xfs(liunx7系列以上) 、FAT
#ext4适用与数量多、单个文件小 ;xfs适用与单个文件大
格式化分区命令:
mkfs.[文件系统] [分区路径]
查看分区文件系统:
blkid [文件系统路径]
强制格式化: 可以用来更换文件系统
mkfs.xfs -f [分区路径]
挂载
df -h #查看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命令
df -h [挂载点]#显示特定挂载点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命令
根也是挂载点
永久挂载(开机自动挂载)
在/etc/fstab 配置文件加入配置
设备路径 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参数 备份标记 检测顺序
/dev/vdb1 /mydvd1 ext4 defaults 0 0
mount -a #读取/etc/fastab
/dev/vdc5 第三块scsi硬盘下的第5个分区
/dev/vdc5 第三块scsi硬盘下的第1个逻辑分区
GPT分区模式(进阶)
-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
- –突破固定大小64字节的分区表限制
- –可支持4个以上的主分区,最大支持18EB容量 【1 EB = 1024 PB = 1024 x 1024 TB】
交换空间(虚拟内存)
swapon #查看分区
mkswap [分区] #格式化分区 交换文件系统
swapon [分区] #启用分区
swapoff [分区]#停用分区
free -h #查看交换空间的大小
分区扩展Swap空间
利用硬盘的空间,充当内存的空间
比如:CPU(喝水)----->内存(水缸)----->硬盘(水井)
当物理内存占满了,可以将内存的中数据,暂时放入交换空间中,缓解真实物理内存的压力
利用硬盘分区制作交换空间
配置开机自动启用交换分区
[分区] swap swap defaults 0 0
swapon -a #专门检测交换分区的书写
刷新分区表的命令
partprobe
光驱,光盘设备文件系统类型
用blkid 查看
iso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