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IO模型之于并发编程模型、并发模型之于架构模式

一、并发编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多进程模型‌:利用操作系统的进程模型来实现并发。每个用户请求接入时都会创建一个进程,适用于I/O密集型任务。缺点是创建进程的开销高,且上下文切换的开销也大。典型应用如Apache Web Server‌1。

  2. 多线程模型‌:通过创建多个线程来实现并发。线程比进程创建的系统开销小,但线程间通信复杂,需要解决竞态条件问题。多线程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或消息传递方式进行通信‌1。

  3. 协程模型‌:协程在用户态进行调度,避免了线程创建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适合高并发场景。协程与线程的关系是N:1,即多个协程共享一个线程,这种模型在GOLANG和SCALA等语言中广泛应用‌2。

  4. IO多路复用模型‌:通过单个线程或进程监听多个I/O事件,适用于高并发场景。常见的实现方式有select, poll和epoll。这种模型可以显著减少系统资源的消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3。

  5. 事件驱动模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进行编程,当特定事件发生时才执行相应的处理函数。适用于处理高并发事件,如Node.js和React等框架‌。

  6. 消息队列模型‌:通过消息队列来处理并发任务,适用于解耦和异步处理。消息队列如RabbitMQ和Kafka,可以有效地处理高并发场景下的任务调度和消息传递‌4。

=》每一类并发模型中:又包含多种模型框架!!

这些并发编程模型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并发模型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并发处在哪个位置?架构模式 与 并发模型关系

篇一:

并发模型和软件架构模型是软件设计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它们的关注点、目标和应用范围有明显区别。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差异:

维度并发模型软件架构模型
范围代码执行层面(微观)

系统整体结构(宏观)

抽象层级中低层抽象(介于架构与实现之间)模块内部实现细节高层抽象(系统级设计)系统级设计决策
关注点任务并行性、资源竞争管理、线程/进程协作机制系统整体结构、组件关系、通信流程
典型问题线程安全、资源竞争、死锁模块划分、组件通信、技术选型
典型目标高吞度量、低延迟、资源高效利用可维护性、扩展性、解耦
示例Reactor模式、Actor模型、CSP、多线程/协程微服务、MVC、分层模式、六边形架构

1. 关注点不同

并发模型(Concurrency Model)
  • 核心目标:解决程序如何高效处理多个任务的并行或并发执行

  • 关注点

    • 任务分解、资源分配(如线程、进程、协程)。

    • 同步机制(如锁、信号量、消息传递)。

    • 避免竞态条件、死锁等并发问题。

  • 典型场景:多线程、事件驱动、Actor模型、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等。

软件架构模型(Software Architecture Model)
  • 核心目标:定义系统的整体结构,明确组件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

  • 关注点

    • 模块化设计(如分层、微服务、单体架构)。

    • 组件间通信(如API、消息队列、数据流)。

    • 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容错性等非功能性需求。

  • 典型场景:分层架构、微服务、事件驱动架构、MVC(Model-View-Controller)等。


2. 应用层次不同

并发模型软件架构模型
关注代码执行层面的并行逻辑,属于模块或组件内部的实现细节。关注系统整体结构,属于全局设计决策
例如:一个服务内部使用多线程处理请求。例如:整个系统拆分为多个微服务,并通过消息队列通信。

3. 设计目标不同

并发模型软件架构模型
解决如何高效利用资源(如CPU、内存)和协调并发任务解决如何组织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和技术约束(如性能、可维护性)。
优化点:吞吐量、延迟、资源利用率。优化点:模块解耦、系统扩展性、技术选型。

4. 典型示例对比

并发模型示例
  • 多线程模型:通过线程池管理并发任务。

  • 事件驱动模型:使用事件循环(如Node.js)处理异步I/O。

  • Actor模型:通过消息传递协调独立Actor(如Erlang、Akka)。

软件架构模型示例
  • 分层架构:将系统分为展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 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独立部署的小型服务。

  • 事件驱动架构:通过事件总线解耦组件(如Kafka驱动的系统)。


5. 关联性

  • 两者可以结合使用
    例如,一个微服务架构(软件架构模型)中的某个服务,可能采用Actor模型(并发模型)实现内部并发逻辑。

  • 软件架构可能约束并发模型的选择
    例如,单体架构可能更依赖多线程,而微服务架构可能更倾向于进程级隔离。


总结

维度并发模型软件架构模型
范围代码执行层面(微观)系统整体结构(宏观)
目标高效处理并行任务组织系统以满足全局需求
典型问题线程安全、资源竞争、死锁模块划分、组件通信、技术选型
抽象层级模块内部实现细节系统级设计决策

通过理解两者的区别,可以更好地在系统设计中分层决策:架构模型决定“系统如何组织”,并发模型决定“代码如何并行执行”。

篇二、

1. 两者的定义和范畴不同

软件架构设计模式(Architectural Pattern)
  • 定义:描述系统整体结构的组织方式,解决模块划分、组件交互、技术选型等宏观问题。

  • 范畴:属于高层设计决策,例如:

    • 分层架构(Presentation Layer, Business Layer, Data Layer)。

    • 微服务架构(拆分为独立服务)。

    • 事件驱动架构(通过事件总线解耦组件)。

并发模型(Concurrency Model)
  • 定义:描述程序如何高效管理并行任务,解决资源竞争、同步、通信等底层问题。

  • 范畴:属于实现层面的策略,例如:

    • 多线程模型(通过锁或线程池管理共享资源)。

    • Actor模型(通过消息传递实现并发)。

    • 事件循环模型(如Node.js的异步I/O)。


2. 关键区别

维度软件架构设计模式并发模型
关注点系统整体结构、组件关系、技术选型任务并行化、资源竞争、同步机制
抽象层级宏观设计(“系统如何组织?”)微观实现(“代码如何并发执行?”)
典型问题如何划分模块?服务如何通信?如何避免死锁?如何提升吞吐量?
示例微服务、MVC、六边形架构Actor模型、CSP、多线程/协程

3. 为什么并发模型不属于架构设计模式?

  1. 抽象层级不同

    • 架构模式关注系统整体(如“是否拆分为微服务”),而并发模型关注代码执行细节(如“某个服务内部如何管理线程”)。

    • 例如:微服务架构(架构模式)中的某个服务可能使用Actor模型(并发模型)处理内部并发逻辑。

  2. 解决的问题不同

    • 架构模式解决的是系统复杂度可维护性问题(例如分层解耦)。

    • 并发模型解决的是资源利用率性能问题(例如高并发场景下的吞吐量)。

  3. 设计决策的先后顺序

    • 通常先选择架构模式(如微服务),再在具体模块中选择并发模型(如多线程或事件驱动)。


4. 两者的关联性

虽然并发模型不属于架构设计模式,但架构设计可能影响并发模型的选择

  • 单体架构:可能依赖多线程或协程实现并发。

  • 微服务架构:每个服务内部可能采用不同的并发模型(如事件循环或Actor模型)。

  • 事件驱动架构:可能结合消息队列(架构层)和异步处理(并发模型)。


5. 类比说明

  • 架构模式类似“城市规划”:决定哪里建住宅区、商业区,道路如何连接。

  • 并发模型类似“交通管理”:如何设计红绿灯、车道分配,避免堵车。

  • 两者共同影响系统效率,但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


总结

  • 并发模型是“战术:解决局部代码如何高效执行并发任务。

  • 架构模式是“战略:解决系统如何全局组织和扩展。

  • 关系:架构模式为并发模型提供上下文,但两者独立存在。例如,一个微服务(架构模式)内部可能使用Actor模型(并发模型)处理请求。


http://www.mrgr.cn/news/96388.html

相关文章:

  • 【SPP】蓝牙串口协议(SPP)深度解析:从 RS232 仿真到设备互联的技术实现
  • [GXYCTF2019]禁止套娃1 [GitHack] [无参数RCE]
  • FPGA调试笔记
  • docker部署mongodb数据库
  • 【HC-05蓝牙模块】主要性能指标与通信基础知识
  • 【Git教程】将dev分支合并到master后,那么dev分支该如何处理
  • SHELL 三剑客
  • AI 时代,我们该如何写作?
  • 基于kafka的分布式日志收集平台项目(第三部分)
  • 杂草YOLO系列数据集4000张
  • 【网络编程】搭建一个简单的UDP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
  • 从24GHz到71GHz:Sivers半导体的广泛频率范围5G毫米波产品解析
  • Git和GitCode使用(从Git安装到上传项目一条龙)
  • 算法刷题记录——题解目录汇总(持续更新)
  • 学习不同电脑cpu分类及选购指南
  • 通信之光纤耦合器
  • 【HC-05】蓝牙串口通信模块调试与应用(1)
  • C++菜鸟教程 - 从入门到精通 第五节
  • Vue2 使用 v-if、v-else、v-else-if、v-show 以及 v-has 自定义指令实现条件渲染
  • 高并发系统下的订单号生成服务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