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R1 和其他的大模型 共同辅助决策交通出行方案
比一比各家大模型
- 问题描述
- 一、Deepseek R1通勤方式评估报告
- (一)评分模型说明
- (二)各选项评分明细
- (三)加权总分计算
- (四)结论
- 二、文心一言通勤方式评估
- (一)时间
- (二)精力消耗
- (三) 天气影响
- (四)经济成本
- (五)风险
- (六)综合得分
- (七)结论
- 三、豆包AI模型通勤方式打分分析
- (一)打分标准
- (二)各通勤方式打分情况
- (三)结论
- 四、对比分析
问题描述
我在A地上班,家住在B地,我提供了以下几种上班的通勤方式,请从时间,精力消耗,天气,经济成本,风险等角度总体评判我采用哪种通勤方式最好,需要给出明确的计算模型和打分结果。
1.地铁(免费乘坐)+自行车。从家里到地铁站需要骑行2.5公里,用时15分钟左右,坐地铁到单位门口15分钟左右,再步行1公里用时10分钟左右。购买自行车1500元左右。
2.地铁(免费乘坐)+电动自行车。从家里到地铁站需要骑行2.5公里,用时7分钟左右,坐地铁到单位门口15分钟左右,再步行1公里用时10分钟左右。购买电动自行车2500元左右,存在被盗风险,不计充电成本。
3.纯电动自行车。通行距离9公里,用时约35分钟,需要在特定时段过桥,早7点前,晚7点后,电动车成本2500元,不计充电成本无被盗风险。
4.纯公交(免费)。需要走路15分钟,等公交不定时,公交倒车总计50分钟。
一、Deepseek R1通勤方式评估报告
(一)评分模型说明
-
权重分配(总分100%):
- 时间效率:30%(通勤时长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 精力消耗:20%(体力/脑力疲劳程度)
- 天气适应性:15%(对雨雪、高温等天气的敏感度)
- 经济成本:20%(初始购置+长期维护成本)
- 风险:15%(车辆被盗、交通事故等)
-
评分规则(1-5分,5分为最优):
- 时间:按总通勤时长线性赋分(最短得5分,最长得1分)。
- 精力:体力消耗越少得分越高(步行>骑行>电动/公交)。
- 天气:对恶劣天气的容忍度(全程室内>短时暴露>全程暴露)。
- 经济:初始购置成本越低得分越高(免费>低价>高价)。
- 风险:被盗风险+交通安全风险综合评估。
(二)各选项评分明细
维度/选项 | 1. 地铁+自行车 | 2. 地铁+电驴 | 3. 纯电驴 | 4. 纯公交 |
---|---|---|---|---|
时间效率 | 3分(40分钟) | 4分(32分钟) | 4分(35分钟) | 1分(70分钟+) |
精力消耗 | 2分(骑行+步行) | 3分(短电驴+步行) | 5分(全程电驴) | 3分(步行+公交) |
天气适应性 | 2分(雨天骑行难) | 2分(同左) | 1分(全程暴露) | 5分(全程室内) |
经济成本 | 3分(¥1500) | 2分(¥2500+风险) | 2分(¥2500) | 5分(免费) |
风险 | 3分(自行车被盗) | 1分(电驴被盗) | 5分(无风险) | 4分(公交延误) |
(三)加权总分计算
- 1. 地铁+自行车:
(3×0.3) + (2×0.2) + (2×0.15) + (3×0.2) + (3×0.15) = 2.65
- 2. 地铁+电驴:
(4×0.3) + (3×0.2) + (2×0.15) + (2×0.2) + (1×0.15) = 3.05
- 3. 纯电驴:
(4×0.3) + (5×0.2) + (1×0.15) + (2×0.2) + (5×0.15) = 3.60
- 4. 纯公交:
(1×0.3) + (3×0.2) + (5×0.15) + (5×0.2) + (4×0.15) = 3.25
(四)结论
最优方案:选项3(纯电动自行车)
- 优势:时间短(35分钟)、全程骑行省力、无被盗风险(假设车辆安全)、经济成本适中。
- 需注意:需遵守过桥时间限制,雨天需穿戴防雨装备。
次优方案:选项2(地铁+电动自行车)
- 适合追求时间效率但接受一定风险的用户(需加强防盗措施)。
二、文心一言通勤方式评估
为了评判哪种通勤方式最好,我们从时间、精力消耗、天气影响、经济成本和风险五个角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该方面表现越好。然后,根据这些打分计算综合得分,以确定最优通勤方式。
(一)时间
- 地铁+自行车:40分钟(骑行15分钟 + 地铁15分钟 + 步行10分钟) 打分:8分
- 地铁+电动自行车:37分钟(骑行7分钟 + 地铁15分钟 + 步行10分钟) 打分:9分
- 纯电动自行车:35分钟 打分:9.5分
- 纯公交:70分钟及以上(走路15分钟 + 等公交不定时 + 公交50分钟) 打分:6分
(二)精力消耗
- 地铁+自行车:中等,需要一定体力骑行 打分:7分
- 地铁+电动自行车:低,骑行更轻松 打分:8分
- 纯电动自行车:低,全程电动 打分:8.5分
- 纯公交:中等偏上,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路 打分:6.5分
(三) 天气影响
- 地铁+自行车:受天气影响较大,雨雪天骑行不便 打分:6分
- 地铁+电动自行车:受天气影响较小,但雨雪天仍需骑行短途 打分:7分
- 纯电动自行车:受天气影响较小,全程遮蔽 打分:8分
- 纯公交:受天气影响小,但等车时可能受影响 打分:7.5分
(四)经济成本
- 地铁+自行车:1500元(自行车成本) 打分:8分
- 地铁+电动自行车:2500元(电动自行车成本)+ 潜在被盗风险 打分:7分
- 纯电动自行车:2500元(无被盗风险) 打分:8.5分
- 纯公交:0元(免费) 打分:10分
(五)风险
- 地铁+自行车:低风险,主要是骑行风险 打分:9分
- 地铁+电动自行车:中风险,骑行风险和被盗风险 打分:8分
- 纯电动自行车:低风险,主要是交通风险和自身安全 打分:9分
- 纯公交:低风险,主要是交通风险 打分:9.5分
(六)综合得分
将每个方面的打分进行平均,得到综合得分:
- 地铁+自行车:7.6分
- 地铁+电动自行车:7.8分
- 纯电动自行车:8.7分
- 纯公交:7.7分
(七)结论
综合考虑时间、精力消耗、天气影响、经济成本和风险,纯电动自行车通勤方式得分最高,为8.7分。因此,从总体上看,纯电动自行车是最佳的通勤方式。
三、豆包AI模型通勤方式打分分析
为了综合评判这几种通勤方式,我们建立一个打分模型,对时间、精力消耗、天气、经济成本、风险这几个角度分别进行打分(满分为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该方式在这一角度表现越好),然后计算每种通勤方式的总分,从而确定哪种方式最好。
(一)打分标准
时间:用时越短,得分越高。
精力消耗:越轻松,精力消耗越小,得分越高。
天气:受天气影响越小,得分越高。
经济成本:成本越低,得分越高。
风险:风险越低,得分越高。
(二)各通勤方式打分情况
1、地铁 (免费乘坐)+ 自行车
时间:总用时为 15 + 15 + 10 = 40 分钟,时间一般,打 6 分。
精力消耗:需要骑行一段距离,有一定精力消耗,打 4 分。
天气:骑行部分受天气影响较大,打 4 分。
经济成本:购买自行车 1500 元,成本适中,打 6 分。
风险:基本无风险,打 8 分。
总分:(6 + 4 + 4 + 6 + 8) / 5 = 5.6 分
2、地铁 (免费乘坐)+ 电动自行车
时间:总用时为 7 + 15 + 10 = 32 分钟,时间较短,打 7 分。
精力消耗:电动自行车相对轻松,打 6 分。
天气:骑行部分受天气影响较大,打 4 分。
经济成本:购买电动自行车 2500 元,成本较高,打 5 分。
风险:存在被盗风险,打 6 分。
总分:(7 + 6 + 4 + 5 + 6) / 5 = 5.6 分
3、纯电动自行车
时间:用时约 35 分钟,时间一般,打 6 分。
精力消耗:骑行距离较长,有一定精力消耗,打 4 分。
天气:全程受天气影响,打 3 分。
经济成本:购买电动自行车 2500 元,成本较高,打 5 分。
风险:无被盗风险,打 8 分。
总分:(6 + 4 + 3 + 5 + 8) / 5 = 5.2 分
4、纯公交 (免费)
时间:走路 15 分钟 + 等公交不定时 + 公交倒车 50 分钟,总用时较长且不确定,打 3 分。
精力消耗:需要走路和倒车,精力消耗较大,打 3 分。
天气:受天气影响较小,打 7 分。
经济成本:免费,成本最低,打 10 分。
风险:基本无风险,打 8 分。
总分:(3 + 3 + 7 + 10 + 8) / 5 = 6.2 分
(三)结论
从上述打分结果来看,纯公交(免费)这种通勤方式的总分最高,为 6.2 分,是这几种通勤方式中最好的选择。尽管它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方面表现一般,但在经济成本和风险方面表现出色,且受天气影响较小。
四、对比分析
从结果看,豆包的不行,按照我个人的计算方式也是纯电动车方案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