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多媒体系统简介
目录
- 多媒体系统
- 声音
- 图形与图像
- 动画和视频
多媒体系统
多媒体可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交换媒体。
- 感觉媒体:直接使人产生感觉的媒体,比如声音、图像、视频。
- 表示媒体:计算机中记录感觉的数据格式。
- 表现媒体:记录感觉的输入设备,呈现感觉媒体的输出设备。
- 交换媒体:存储、传输感觉的物理介质,如存储器、各类连接线。
声音
声音是一种连续的波,称为声波。使用幅度和频率描述。
- 幅度:单位分贝(dB),描述声波的振幅。
- 频率:单位赫兹(Hz),描述声波每秒变化次数。
按照Hz的大小,声波可分为人耳可听见的音频信号(20Hz~20kHz),次声波信号(小于20Hz),超声波信号(大于20kHz)。
声波会包含多种不同频率的振动。具有清晰可辨音高的振动频率,称为基音频率,其他频率为泛音。
- 乐音:泛音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
- 噪音:泛音频率不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
声音转换成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需要进行数字化。包含3个步骤:
- 采样:时间连续的信号在时间轴上离散化。
- 量化:连续的幅度值转换为离散值。
- 编码:对数字化信息压缩编码,减少数据量,便于存储、处理、传输。
数字化后,声音的主要参数由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目、数据率、压缩比。
数字化表示声音的方式分波形声音信息,非波形声音信息。波形声音是直接对实际声音进行采样、量化获得。非波形声音是使用参数、模型等数据方法对声音进行简要描述,并通过重构声音。
图形与图像
表示图形、图像的两个要素是形状和颜色。
- 图形:使用矢量,如直线、曲线、圆弧等表示形状。
- 图像:使用像素点描述形状。
颜色的三要素是色调,饱和度,亮度。三基色是指红、绿、蓝,使用三基色混合可得任意一种颜色。
- 色调:颜色的类别,例如红、绿、蓝。
- 饱和度:某一颜色的深浅程度。
- 亮度:给人的明暗程度感觉。
图像转换成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需要进行数字化。
对颜色信息进行量化,是将实际连续的色彩值离散化表示。
根据数字化图像应用场景不同,有不同的颜色模型。
- RGB颜色模型,也叫加色模型,用于荧光屏显示图像,发射不同强度的电子光束,混合得到不同颜色。
- CMY颜色模型,也叫减色模型,用于打印,因打印纸不是自发光的,无法通过混光产生不同颜色。
- YUV颜色模型,可以分离亮度Y,色度信息U,V。为黑白电视信号兼容提供支持。
真彩色:图像的R,G,B像素值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
伪彩色:图像像素值作为地址索引,在颜色表查找色彩进行表示。
对形状信息进行量化,是将空间连续的位置离散化表示,最终得到一个矩阵/网格。
由于图像数据量大,经过压缩更利于存储、传输。图像压缩分有损压缩、无损压缩两种。
- 有损压缩:压缩后有不可恢复的信息丢失,比如损失人眼不敏感的图像信息。
- 无损压缩:压缩前和解压后的数据完全一致。
动画和视频
动画、视频是将静态的图像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
按照运动控制方式,分为实时动画、矢量动画。
- 实时动画:用各种算法实现运动物体的控制。
- 矢量动画:矢量图产生运动效果形成的动画。
按照视觉空间,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
- 二维动画:调整三维空间视点,看到的内容不变。
- 三维动画:调整三维空间视点,能看到不同的内容。
三维动画物体建模称为造型,有3种记录形式。
- 线框模型:用线条描述物体,包括顶点、棱边。
- 表面模型:用面的组合描述物体。例如,用6个面描述立方体。
- 实体模型:用基本形体组合物体的模型是实体模型。
按信号源,分为模拟视频、数字视频。
- 模拟视频:由连续的模拟信号组成的视频,例如电视系统传播的信号。每秒25帧,人眼不会感到闪烁。
- 数字视频:活动的、连续的图像序列。
视频编码分为帧内压缩,帧间压缩。
- 帧内压缩:单独图像帧当作静态图像,应用静态图像压缩算法实现压缩。
- 帧间压缩:利用帧间信息冗余,实现高效数据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