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非线性结构之树

一、N 叉树(N-ary Tree)

1. 定义

N 叉树是一种每个节点最多有 N 个子节点的树结构。与二叉树不同,N 叉树可以有更多的子节点,常用于组织层次关系复杂的数据结构。

2. 特点

  • 树的阶(N):定义每个节点最多能拥有的子节点数。
  • 度(Degree):N 叉树的节点度数范围是 0 到 N。
  • 高度(Height):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最大层数。
  • 叶节点: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3. 优缺点

  • 优点:结构灵活,可以很好地表示多层次的复杂关系。
  • 缺点:在查找时不如二叉树高效,查找复杂度为 O(N^h),其中 h 为树的高度。

4. 应用

  • 文件系统:目录和文件通常以 N 叉树形式组织。
  • 游戏引擎:如场景图管理中也会用到 N 叉树。

二、B 树(B-Tree)

1. 定义

B 树是一种自平衡的多叉搜索树,通常用于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索引。它具有以下特性:

  • 每个节点可以存储多个关键字,并有多个子树。
  • B 树是阶为 M 的树,每个节点最多有 M 个子节点,关键字按顺序排列,且子树节点满足范围约束。

2. 特点

  • 节点容量:每个节点最多可以包含 M - 1 个关键字。
  • 平衡性:B 树始终保持平衡,插入和删除操作通过节点的分裂和合并来实现。
  • 查找复杂度:查找复杂度为 O(log n),适合处理海量数据。

3. 优缺点

  • 优点:减少树的高度,快速查找、插入、删除,特别适合磁盘存储的批量读取。
  • 缺点:随着 M 增加,节点的分裂、合并操作变得复杂。

4. 应用

  • 数据库索引:MySQL 的 InnoDB 引擎等使用 B 树作为索引结构。
  • 文件系统:例如 NTFS 文件系统使用 B 树组织文件。

5. 示例

一个阶为 4 的 B 树示例如下:

三、B+ 树

1. 定义

B+ 树是 B 树的变种,改进了数据存取效率。与 B 树不同的是,B+ 树的内部节点只存储索引,所有数据均在叶节点中。叶节点通过链表相连,使得区间查找更高效。

2. 特点

  • 叶节点链表:叶节点形成一个链表,便于顺序遍历。
  • 冗余索引:内部节点只存储索引,叶节点存储全部数据。
  • 查找效率:支持顺序和区间查找,插入、删除复杂度为 O(log n)。

3. 优缺点

  • 优点:数据均匀分布在叶节点中,顺序查找和区间查找速度快。
  • 缺点:内部节点冗余,空间利用率低于 B 树。

4. 应用

  • 数据库索引:MySQL、MongoDB 等数据库系统使用 B+ 树进行高效查询。
  • 文件系统:例如 ReFS 文件系统使用 B+ 树作为存储结构。

四、B* 树

1. 定义

B 树**是 B+ 树的进一步优化版。B 树在节点满时尝试分裂节点并重新分配,而不是立即分裂。这样减少了节点分裂频率,降低树的高度。

2. 特点

  • 兄弟节点分裂:节点满时会先与兄弟节点分裂,尽量减少新节点的创建。
  • 空间利用率:比 B+ 树高,一般在 66% 左右。

3. 优缺点

  • 优点:减少节点分裂次数,提高空间利用率。
  • 缺点:实现更复杂,适合需要高性能存储的系统。

4. 应用

  • 文件系统:B* 树适用于磁盘读写频繁的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索引。

五、线段树(Segment Tree)

1. 定义

线段树是一种用于处理区间查询的树结构,常用于解决动态区间问题(如区间最值、区间求和等)。其基础结构是完全二叉树。

2. 特点

  • 区间存储:每个节点存储一个区间的值(如区间和、区间最值)。
  • 动态更新:支持动态更新和查询操作,复杂度为 O(log n)。

3. 优缺点

  • 优点:适用于区间查询和修改,能够高效处理动态数据。
  • 缺点:实现复杂,占用较多空间(约 4n 个节点)。

4. 应用

  • 图像处理:用于区间范围调整。
  • 竞赛编程:解决区间求和、区间最值问题。

5. 示例代码(Java)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线段树实现,用于区间求和:

class SegmentTree {int[] tree; // 线段树int n;      // 数组大小// 初始化线段树public SegmentTree(int[] arr) {n = arr.length;tree = new int[4 * n];buildTree(arr, 0, 0, n - 1);}// 构建线段树private void buildTree(int[] arr, int node, int start, int end) {if (start == end) {tree[node] = arr[start];} else {int mid = (start + end) / 2;buildTree(arr, 2 * node + 1, start, mid);buildTree(arr, 2 * node + 2, mid + 1, end);tree[node] = tree[2 * node + 1] + tree[2 * node + 2];}}// 区间查询public int query(int L, int R) {return queryTree(0, 0, n - 1, L, R);}private int queryTree(int node, int start, int end, int L, int R) {if (R < start || L > end) {return 0;}if (L <= start && end <= R) {return tree[node];}int mid = (start + end) / 2;int leftSum = queryTree(2 * node + 1, start, mid, L, R);int rightSum = queryTree(2 * node + 2, mid + 1, end, L, R);return leftSum + rightSum;}// 更新public void update(int idx, int value) {updateTree(0, 0, n - 1, idx, value);}private void updateTree(int node, int start, int end, int idx, int value) {if (start == end) {tree[node] = value;} else {int mid = (start + end) / 2;if (idx <= mid) {updateTree(2 * node + 1, start, mid, idx, value);} else {updateTree(2 * node + 2, mid + 1, end, idx, value);}tree[node] = tree[2 * node + 1] + tree[2 * node + 2];}}
}

总结比较

数据结构特点优点缺点应用场景
N 叉树每节点 N 个子节点结构灵活查询效率低文件系统、层次关系数据
B 树M 阶平衡树插入删除高效节点合并复杂数据库索引、文件系统
B+ 树叶节点链表结构顺序查找、区间查找快内存开销高数据库、高性能存储
B* 树改进的 B+ 树节点分裂少,效率高实现复杂需要高效查询的文件系统
线段树区间存储区间查询、动态更新快空间复杂度高图像处理、动态区间查询

通过了解这些高级树结构,能够帮助在复杂数据处理和高性能场景中选择合适的存储和检索结构。


http://www.mrgr.cn/news/64614.html

相关文章:

  • 【自用】fastapi学习记录--请求和参数
  • 典型的列转行(sparkSQL)
  • vue3-ref 和 reactive
  • MySQL中,如何定位慢查询?定位到的慢SQL如何分析?
  • 11.03学习
  • 项目一:使用 Spring + SpringMVC + Mybatis + lombok 实现网络五子棋
  • python环境迁移:解决pip绑定python的路径问题
  • 02- 模块化编程-002 DS1302数码显示时间与日期
  • lru_cache用法
  • 【含开题报告+文档+源码】基于Web的房地产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 C++模拟真人动态生成鼠标滑动路径
  • 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与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
  • 苹果安装python环境
  • DDR Study - LPDDR4 TTR/PPR/ECC/PASR/DBI
  • Qt中的Model与View 4:QStandardItemModel与QTableView
  • 将数据条格式应用于列
  • Docker小记
  • 使用Docker Compose构建多容器应用
  • 农作物叶片病害检测数据集汇总(猫脸码客 第235期)
  • 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接口
  • 【1个月速成Java】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个人记账app学习日记——第4天,注册登录功能设计
  • 【k8s】-备份恢复etcd数据
  • 【LwIP源码学习4】主线程tcpip_thread
  • http://43.139.152.26 枪声问题(桂城真题)
  • 构 造 器
  • linux perf 环境部署和基本测试(基于Ubuntu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