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实操】python小程序之定义类

引言

python小程序之定义类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定义类
    • 1.1 题目
    • 1.2 代码
    • 1.3 代码解释
  • 二、思考
    • 2.1 面向对象编程(OOP)原则
    • 2.2 self` 参数
    • 2.3 内存地址
    • 2.4 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一、定义类

1.1 题目

小猫爱吃鱼,小猫要喝水,定义不带属性的类

1.2 代码

class Cat:def eat(self):print(f'{id(self)}, self')print('⼩猫爱吃⻥...')# 2. 创建对象
blue_cat = Cat()
print(f'{id(blue_cat)}, blue_cat')
# 3. 通过对象调⽤类中的⽅法
blue_cat.eat()
# blue_cat 对象调⽤ eat ⽅法, 解释器就会将 blue_cat 对象传给 self
print('_*_' * 30)
# 创建对象
black_cat = Cat()
print(f"{id(black_cat)}, black_cat")
black_cat.eat()
# black_cat 对象调⽤ eat ⽅法, 解释器就会将 black_cat 对象传给 self

输出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代码解释

这段代码展示了 python 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以及通过对象调用类方法

  1. 定义一个 Cat 类:
class Cat:def eat(self):print(f'{id(self)}, self')print('小猫爱吃鱼...')

在这个类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eat 的方法。该方法有一个参数 self,这是 python 中的一个约定,代表类的实例本身。在类的方法中,self 参数用于访问实例的属性和方法
2. 创建 Cat 类的一个实例 blue_cat

blue_cat = Cat()
print(f'{id(blue_cat)}, blue_cat')

这里,Cat() 创建了一个新的 Cat 类的实例,并将其赋值给变量 blue_cat
print(f'{id(blue_cat)}, blue_cat') 这行代码打印了 blue_cat 实例的内存地址(使用 id() 函数)和实例的名称
3. 通过 blue_cat 实例调用 eat 方法:

blue_cat.eat()

blue_cat.eat() 被调用时,python 解释器自动将 blue_cat 实例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 eat 方法,这个参数在方法定义中被命名为 self。因此,在 eat 方法内部的 self 就是指向 blue_cat 实例的引用。打印 id(self) 就会输出 blue_cat 实例的内存地址
4. 输出一条分隔线:

print('_*_' * 30)

这行代码只是简单地打印一条由 _*_ 组成的分隔线,没有其他实际功能
5. 创建另一个 Cat 类的实例 black_cat

black_cat = Cat()
print(f"{id(black_cat)}, black_cat")

与创建 blue_cat 实例类似,这里创建了另一个 Cat 类的实例 black_cat,并打印了它的内存地址
6. 通过 black_cat 实例调用 eat 方法:

black_cat.eat()

同样的,当 black_cat.eat() 被调用时,python 解释器将 black_cat 实例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 eat 方法。打印 id(self) 会输出 black_cat 实例的内存地址,这个地址与 blue_cat 的地址不同,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实例

当这段代码运行时,它将输出两个不同的内存地址,分别对应 blue_catblack_cat 实例,以及两行“小猫爱吃鱼…”。这表明了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 self,即每个实例都是独立的


PS:SELF的解释

  1. 从函数的语法上讲,self是形参,就可以是任意的变量名,只不过我们习惯性将这个形参写作self
  2. self是普通的形参, 但是在调用的时候没有传递实参值,原因是python 解释器在执行代码的时候,自动的将调用,用这个方法的对象传递给了self,即 self 的本质是对象
  3. 验证,只需要确定通过哪个对象调用,对象的引用和self的引用是⼀样的
  4. self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直接创建的对象是全局变量

二、思考

2.1 面向对象编程(OOP)原则

  • 封装:代码通过定义一个 Cat 类来封装与猫相关的行为(如 eat 方法)。这意味着与猫相关的数据和功能被捆绑在一起,便于管理和重用
  • 实例化:通过 Cat() 创建了两个不同的实例 blue_catblack_cat,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但共享同一套方法

2.2 self` 参数

  • 在 Python 的类方法中,self 参数代表类的实例本身。通过 self,可以在方法内部访问实例的属性和其他方法
  • 当调用 blue_cat.eat()black_cat.eat() 时,Python 自动将实例本身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方法,即 self 参数

2.3 内存地址

  • 使用 id() 函数打印实例的内存地址有助于理解每个实例都是独立的。即使 blue_catblack_cat 都是 Cat 类的实例,它们在内存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2.4 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打印内存地址有助于调试,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会在输出中包含内存地址,因为这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没有意义
  • 使用 print 语句来输出信息可以帮助理解代码的执行流程,但在生产环境中,日志记录通常会更加详细和结构化

http://www.mrgr.cn/news/44298.html

相关文章:

  • 【Linux】Linux命令与操作详解(一)文件管理(文件命令)、用户与用户组管理(创建、删除用户/组)
  • cisco交换机命令大全
  • [SAP ABAP] 程序调用
  • 解决方案:batch_size跟epoch有什么不同
  • 学校周赛(3)
  • 【Llamaindex RAG实践】
  • CSS——文字打字机效果
  • 有趣幽默彩虹屁文案生成工具微信小程序源码
  • OpenAI预计明年将推出“代理”系统
  • Nacos-Feign-Gateway-SpringCloud微服务
  • 【机器学习】智驭未来:探索机器学习在食品生产中的革新之路
  • 《Linux从小白到高手》理论篇补充:深入理解Linux中的输入输出及重定向
  • 功耗电流图的对比技巧
  • 免费版U盘数据恢复软件大揭秘,拯救你的重要数据
  • Spring Boot 2.1.6.RELEASE 中,javax.persistence缺失问题
  • 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实现 30.合并多个有序链表 小顶堆实现
  • Bellman-Ford算法和SPFA算法
  • python 实现贪婪合并排序算法
  • 【Blender Python】5.Blender场景中的集合
  • 【异常记录Vue_20241006】使用TagsView后控制台报错